{蜜色影院}-韩国伦理电影网站,国产无遮挡a片又黄又爽,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国产,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无遮挡又色又刺激的视频直播,亚洲黄色国产片子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公報 > 2020年 > 第三期

許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許昌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9 —2030 年)的通知

【信息來源:【作者:【信息時間:2020-12-04 13:19  閱讀次數: 】【字號 】【我要打印】【關閉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許昌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9-2030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20年6月19日


 

 許昌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9-2030年)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節  前 言

一、面臨形勢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度珖鴿O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指出:漁業發展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為目標,以健康養殖、適度捕撈、保護資源、做強產業為方向,大力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變漁業發展方式,提升漁業生產標準化、綠色化、產業化、組織化和可持續發展水平,提高漁業發展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走出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中國特色漁業現代化發展道路。

近年來,我市積極轉變漁業增長方式,不斷優化漁業產業結構,加快推進傳統漁業向現代生態漁業轉變,全市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2017年全市水產品養殖面積4115hm2,水產品總量21247噸,漁業經濟產值37384萬元,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但在產業較快發展的同時,仍面臨著資源環境的制約和市場變化的挑戰,存在著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亟待在重新評估全市養殖水域灘涂承載力的基礎上,對水產養殖業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對相關產業的發展予以加強,以達到水域灘涂和水生生物資源的有效配置和規范化管理,實現全市水產業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和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部署。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的決策部署,建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將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城鄉規劃及各行業專項規劃調整完善后納入國土空間規劃。根據《農業農村部進一步加快養殖水域灘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發布工作的通知》(農漁發〔2018〕17號)和《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做好2019年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豫農漁業〔2019〕3號)文件要求,編制養殖水域灘涂空間規劃,保障養殖水域灘涂空間資源,促進許昌市水產養殖行業健康持續和高質量發展。

二、編制背景

《農業農村部進一步加快養殖水域灘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發布工作的通知》(農漁發〔2018〕17號)指出,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實現質量興漁的關鍵在于合理布局生產空間。養殖水域灘涂是水產養殖的基本生產資料,也是水域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劃定農業空間是落實國家主體功能區戰略的重要內容。

為科學利用我市水域灘涂資源,加強養殖水域灘涂管理,改善養殖生產環境,促進漁業持續健康和高質量發展,妥善處理好生產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根據農業部2016年修訂后的《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工作規范》和《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大綱》的要求,依據我市經濟發展計劃,在相關規劃所確定的養殖功能區及我市水域灘涂養殖規劃基礎上,以改善和提升水環境質量和促進水產養殖業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為工作目標,以實施禁養區劃定為手段,優化水產養殖業生產布局,推進全市水產養殖業與生態環境保護全面協調發展,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生產用水安全和生態安全,推進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制定本規劃。

早期的養殖水域灘涂規劃隨著時代的發展,不能滿足各級漁業主管部門對于本地養殖水域灘涂資源和水產養殖業管理的需要。主要問題:第一,養殖水域空間規劃定位不夠精確,不同功能區管控措施沒有細分,早期的養殖規劃多限于產業發展規劃;第二,養殖現狀不夠全面,早期養殖現狀調查基于現場調查和往年資料,一般難以細化到每一塊養殖水域;第三,規劃編制未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協調,同時未和本地區城市、交通、旅游、環保、水利等其他相關專項規劃相銜接,規劃的完整性不強;第四,沒有上升到國土空間規劃的一部分,不是依法編制,不具有地方法規效力。

三、目的意義

在調查分析許昌市養殖水域灘涂自然條件和生物資源狀況,收集大量資料和數據的基礎上,科學評價本地水域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力,結合許昌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合理布局全市養殖水域灘涂空間,精確定位每一塊水域灘涂的具體坐標、面積、地籍權屬等信息,通過綜合研究,依法科學合理劃定許昌市養殖水域各類養殖功能區,提出各個功能區的相應管控措施,協調銜接其他相關專項規劃布局,最后形成《許昌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9-2030)》。

養殖水域灘涂是水產養殖的基本生產資料,養殖水域灘涂規劃是水產養殖業發展的空間底圖。編制和實施《許昌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具有重要意義。它有利于全面貫徹五大發展理念,適應新時代農業農村現代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有利于進一步穩定基本養殖水域,保障漁民合法權益,促進水域灘涂依法有序利用;有利于保護水域生態環境,促進漁業轉型發展、換檔升級;有利于確保有效供給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和產品質量安全,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質效雙增的現代漁業發展新格局。因此本規劃的編制,既考慮了現實針對性,又兼顧了長遠指導性,本著生態、生產、生活相統一,開發、利用、保護相協調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短板弱項,放大固有優勢,著眼可持續發展,明確了水域灘涂功能定位,劃定了禁養、限養和養殖“三區”,圍繞總體目標,確定了規劃期內的預期目標和主要任務,將為今后一個時期全市水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第二節  編制依據

一、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2013);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16);

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

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8)。

二、行政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產資源繁殖保護條例》(1979);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3);

4.《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

5.《風景名勝區條例》(2016);

6.《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2018)。

三、地方法規

1. 《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辦法》(2007);

2.《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2009);

3.《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2006);

4.《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2019);

5.《河南省濕地保護條例》(2015);

6.《河南省〈河道管理條例〉實施辦法》(2017)。

四、部門規章

1.《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管理暫行辦法》(2016);

2.《水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2017);

3.《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2003);

4.《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理辦法》(2017)。

五、規范性文件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發〔2018〕1號);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發〔2015〕12號);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

4.《國家“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國發〔2016〕65號);

5.《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的指導意見》(農漁發〔2016〕1號);

6.《農業部關于印發〈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工作規范〉和〈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大綱〉的通知》(農漁發〔2016〕39號);

7.《農業農村部關于進一步加快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發布工作的通知》(農漁發〔2018〕17號);

8.《農業農村部等10部委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農漁發〔2019〕1號);

9.《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通知》(農辦漁〔2017〕49號);

10.《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指南》(環辦生態〔2017〕48號);

11.《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農業部令〔2009〕第20號);

12.《河南省“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豫政辦〔2017〕77號);

13.《河南省“十三五”現代農業發展規劃》(豫政辦〔2017〕23號);

14.《河南省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

15.《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河南段)兩側水源保護區劃定方案》(豫政辦〔2010〕76號);

16.《河南省主體功能區規劃》(豫政〔2014〕12號);

17.《河南省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劃》(豫政辦〔2007〕125號);

18.《河南省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豫政辦〔2013〕107號);

19.《河南省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豫政辦〔2016〕23號);

20.《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攻堅戰9個實施方案的通知》(豫政辦〔2017〕5號);

21.《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劃定調整取消部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通知》(豫政文〔2019〕125號);

22.《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做好2019年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豫農漁業〔2019〕3號);

23.《河南省水環境功能區劃》;

24.《河南省水功能區劃》;

25.《河南省水土保持規劃(2016-2030年)》(豫政文〔2016〕131號);

26.《許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27.《許昌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

28.《許昌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調整完善》;

29.《2016-2017年河南省漁業統計年報表》;

30.《許昌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許昌市碧水工程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許政〔2016〕52號);

31.《許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許昌市水污染防治攻堅戰10個配套文件的通知》(許政辦〔2017〕6號);

32.《許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許昌市2018年持續打好打贏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的通知》(許政辦〔2018〕9號);

33.《許昌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9-2022)》;

34.《襄城縣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8-2030)》;

35.《鄢陵縣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8-2030)》。

六、技術標準

1.《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范》(SC/T0004-2006);

2.《水產養殖尾水排放要求》(DB46/T475-2019);

3.《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術規程》(SC/T9401-2010);

4.《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

5.《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6.《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1989);

7.《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HJ/T338-2007);

8.《無公害農產品淡水養殖產地環境條件》(NYT5361-2016);

9.《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NY5051-2001);

10.《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NY5071-2002);

11.《市(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制圖規范》(TD/T1020-2008 );

12.《市(地)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規程》(TD/T1023-2010);

13.《市(地)級土地整治規劃編制規程》(TD/T1034-2013);

14.《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制圖規范》(TD/T1021-2009);

15.《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規程》(TD/T1024-2010);

16.《縣級土地整治規劃編制規程》(TD/T1035-2013);

17.《地籍調查規程》(TD/T1001-2012);

18.《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96);

19.《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17)。


第三節  目標任務

一、規劃期限

本規劃期自2019年至2030年,規劃基準年為2017年。

二、規劃目標

通過對許昌市養殖水域灘涂進行規劃,厘清養殖水域灘涂現狀,精確定位養殖水域灘涂區域,依法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和養殖區,分類制定不同功能區劃的管控措施,完善長效機制,達到“三區邊界清晰、依法管控、措施有力”的目標。

到2030年,對水產養殖業的供給側改革取得突破,生態養殖取得較大發展,實現空間規劃合理布局,全面推廣普及各類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養殖模式和技術,基本建成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監管能力相配套、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綠色生態水產養殖產業格局。

三、重點任務

依法科學劃定禁止養殖區、限制養殖區和養殖區優化水產養殖布局,合理確定河流、水庫等公共水域內養殖方式和要求,穩定池塘養殖規模。加強基礎設施的改造,實施標準化管理,大力推廣節能減排、生態健康模式,提高產品質量和養殖效益。立足資源稟賦,大力發展集旅游、觀光、餐飲、垂釣為一體的休閑漁業,拓展漁業發展空間,帶動漁業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加大執法力度,提高執法裝備和執法水平,有效養護漁業資源,努力實現許昌市水產養殖業健康持續和高質量發展。

2017年許昌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面積為8766.95hm2,2030年許昌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面積為3732.03hm2,規劃減少養殖水域灘涂面積5034.92hm2,減少57.43%。2017年許昌市養殖面積為4115hm2,與2030年養殖水域灘涂規劃面積3732.03hm2相比較,減少養殖水域灘涂面積382.97hm2,減少9.31%。許昌市分階段各項任務目標見表1-1所示。



 

到2020年,規劃養殖面積約4039hm2;規劃養殖水產品總產量將達到20363噸,產值24794萬元;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到100%。

到2025年,規劃養殖面積約3887hm2;規劃養殖水產品總產量將達到20577噸,產值26307萬元;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到100%。

到2030年,規劃養殖面積約3732.03hm2;規劃養殖水產品總產量將達到20744噸,產值27847萬元;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100%。


第四節  基本原則

一、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的原則

根據本地水域灘涂承載力評價結果和水產養殖產業發展需要,形成許昌市養殖水域灘涂開發利用和保護的總體思路,按照規劃編制工作規范和大綱的具體要求,因地制宜進行養殖布局,制定許昌市養殖水域灘涂使用管理的具體措施,科學編制規劃。

二、堅持生態優先、底線約束的原則

將飲用水水源地、自然保護區等重要生態保護或公共安全“紅線”和“黃線”區域作為禁止或限制養殖區,設定發展底線,保護水域灘涂生態環境。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科學開展水域灘涂利用評價,明確區域經濟發展方向,合理安排產業發展空間,促進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堅持合理布局、轉調結合的原則

從實際出發,發揮許昌市資源優勢,合理優化區域布局,發展生態養殖。加快傳統漁業向設施漁業轉變,零星分散養殖向集中連片規模養殖轉變,單一養殖生產經營向生產與休閑旅游相結合的經營方式轉變,實現養殖水域灘涂的整體規劃、合理儲備、有序利用、協調發展。

四、堅持總體協調、橫向銜接的原則

將規劃編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協調,同時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水利、交通、住建、旅游等其他相關專項規劃相銜接,避免交叉和矛盾,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五、堅持尊重歷史、立足現實的原則

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規定,從歷史和現實角度綜合出發,充分尊重水產養殖戶土地使用權和經營自主權,合理劃定水域灘涂養殖空間,切實保護漁民權益,促進漁業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六、堅持空間規劃、依法編制的原則

養殖水域灘涂是水域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法科學劃定水產養殖空間布局是落實國家主體功能區戰略的重要內容。養殖水域灘涂規劃是水產養殖業發展的空間底圖,嚴格依法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和養殖區,明確允許用于水產養殖的水域灘涂類型、地理位置和范圍,不得以產業發展規劃替代空間規劃。


第五節  規劃范圍

本規劃中的養殖水域是指許昌市行政區域管轄水域,已經進行水產養殖開發利用和目前尚未開發但適于水產養殖開發利用的所有(全民、集體)水域。

規劃范圍為許昌市轄區內的水域和灘涂,共有6743個水域灘涂,規劃面積8766.95hm2。包括池塘水面2961個,面積1505.44hm2;湖泊水面7個,面積3.90hm2;水庫水面54個,面積378.36hm2;河流水面1891個,面積4630.14hm2;水溝水面1157個,面積1207.47hm2;內陸灘涂672個,面積1041.53hm2和沼澤1個,面積0.11hm2。


第二章  養殖水域灘涂利用評價

第六節 水域灘涂承載力分析


一、水域灘涂資源狀況

(一)地理位置。許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北靠省會鄭州市和歷史文化名城開封市,西靠平頂山市,南接漯河市,東連周口市。地理坐標為東經113°03′-114°19′、北緯33°46′-34°24′。市域總面積4996km2,轄禹州市、長葛市、鄢陵縣、襄城縣、建安區、魏都區、開發區、示范區、東城區 (82個鄉(鎮),14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約470萬人。北距鄭州市87km,南距漯河市65km,東距開封市105km,西距洛陽市187km。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京廣鐵路、219省道和103省道縱貫南北,日南高速公路、311國道、325省道、237省道和329省道橫穿東西,北距新鄭國際航空港40km。

(二)地形地貌。許昌市地處我國地勢的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西部為伏牛山余脈的中低山和丘陵,最高海拔1150.6m,中西部為基底構造緩慢上升和遭受剝蝕而形成的崗地,中東部均為黃淮沖積平原,最低海拔50.4m。許昌市地貌形態主要有山地、丘陵和崗地及平原,總面積4996km2,其中,山地521.2km2,丘陵和崗地836.8km2,平原3638km2,分別占全市總面積的10.4%、16.8%、72.8%,該區域大部分由山前洪積和河流沖積、洪積而成,土層深厚。

二、自然氣候條件

(一)水文地質。許昌市所處大地構造位置為秦嶺東西復雜構造體系的北亞帶與新華夏系沉降帶的聯合部位。地表為新生界覆蓋,無基巖出露,屬華北地層區豫西分區的嵩山、箕山小區,基底由上太古界登封群集下元古界嵩山群構成。地層展布方向為北西西-南東東或近東西,地層層序(由下至上)為:上太古界登封群、下元古界嵩山群、中元古界汝陽群、寒武系、奧陶系中統馬家溝組、石炭系中上統、二迭系、新生界地層。

根據含水層的巖性特征及水文地質條件,由上而下將深度60m以淺的地下水劃分為淺層地下水,埋深60-130m之間的地下水劃分為中層地下水,埋深大于130m的地下水劃分為深層地下水。因中層地下水水量小,分布不均勻,單獨開采較少,多與深層地下水混合開采。許昌市地下水主要以淺層地下水為主,主要靠降水滲透補充,全市地下水多年平均為5.64億m3,可用量為3.37億m3。

強富水區主要分布在潁河沖積平原禹州市花石、順店、火龍、張得以東及小呂、禹州城關以西的狹長地帶,面積約200km2,含水層埋深7-30m,水層厚度7-30m,降深5m,單井出水量100m3/h。

富水區主要分布在禹州市西、南部和鄢陵縣彭店、陳化店、大馬、柏梁以西的狹長地帶及只樂、南塢、陶城的大部分地區,襄城縣中部和東部大部分地區,面積約775km2,含水層埋深8-25m,水層厚度5-320m,降深5m,單井出水量60-100m3/h。

中等富水區占全市面積20%,分布在襄城縣山頭店、湛北、潁橋等鄉鎮部分地區以及十里鋪鄉西北部,雙廟鄉北部及長葛市南席和建安區陳曹、五女店、蔣李集大部分地區及鄢陵縣柏梁、大馬、新張橋一帶,面積約830km2,含水層埋深5-30m,水層厚度5-12m,降深5m,單井出水量40-60m3/h。

弱水區分布在長葛市大周、董村、石象、坡胡、后河和建安區、魏都區的大部分地區、以及禹州市城關褚河與范坡以東的狹長地帶,全市弱水區面積約1200km2,含水層埋深3-25m,含水層較薄,降深5m,單井出水量20-40m3/h,魏都區(市區)缺水嚴重。

貧水區主要分布在長葛市霸王崗、建安區靈井和禹州市的郭連、朱閣、萇莊、無梁、文殊、張得、鴻暢、梁北、花石等地的崗嶺地區,面積約670km2。含水層巖性為黏土碎石和亞黏土,降深5m,單井出水量約20m3/h。

低山丘陵缺水區分布在禹州市淺井、神垕、磨街、鴆山、方山的低山丘陵區,面積約480km2,人畜用水困難。

(二)氣候氣象許昌市屬于北暖溫帶季風氣候區,熱量資源豐富,光能充足,降水適中,無霜期長,除西部禹州市有部分山區崗地外,其余為平原地區,氣候差異不大。許昌市一年四季分明,春秋兩季時長各有兩個月左右,夏季不足四個月,冬季長達四個半月。四季氣候特點是春季干旱多風沙,夏季炎熱雨集中,秋高氣爽日照長,冬季寒冷少雨雪,氣候年際和季節變化大,常形成不利的氣候條件,多旱、澇、風、雹等自然災害,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許昌市各縣(市)歷年平均氣溫在14.3℃-14.6℃,逐月氣溫走勢呈現每年從1月到7月升溫,從7月到1月降溫趨勢。許昌市日照充足,太陽輻射量大,農業生產潛力大,平均日照時數2154.2小時,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120.6kcal/cm2。許昌市處于大陸季風區內,風向、風速均有明顯的變化,年平均風速2.5m/s。歷年平均降水量671.1-736.0mm,歷年平均空氣的相對濕度在68-71%之間,歷年平均無霜期為217.5天。

2017年許昌市年平均氣溫14.8℃,極端最高氣溫37.1℃,極端最低氣溫-7.9℃;年相對濕度72%,年降水量471.8mm,一日最大降水量77.0mm;年雨雪日數85天,≥10.0mm日數24天,≥25.0mm日數6天,≥50.0mm日數2天;最長連續降雨日數6天,降水量為66.9mm,日期為9月30日至10月5日;最長無降水日數29天,日期為10月19日至11月16日;最大積雪深度9cm;年大霧日數65天;初霜日10月30日,終霜日3月29日;年平均風速2.2m/s,年極大風速20.2m/s,年最多風向為北風;年日照時數1917.6小時,年日照百分率43%。

(三)河流水系。許昌市區水文屬淮河流域沙潁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北汝河、潁河、雙洎河、清潩河、沙河、清流河和清泥河。河道流域面積大于1000km2的有北汝河、潁河、雙洎河、清潩河和清流河;流域面積在100-1000km2的有清泥河、小泥河等19條河流和眾多支流,河道總長度約677km;有大型水閘3座,中型水閘26座,大型水庫1座,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44座。

1.北汝河。北汝河發源嵩縣,流經汝陽縣、汝州市、寶豐縣、郟縣、襄城縣,在舞陽縣岔河口匯入沙河,河道下游段是襄城縣和舞陽縣的邊界河流,河道總長254km,流域面積6080km2。

2.潁河。潁河發源于登封市嵩山余脈少室陽乾諸山,于禹州市化石鄉白沙村入境,在建安區蔣李集鎮河沿周出境,流經禹州市、襄城縣、建安區、臨潁縣、郾城區、西華縣,在周口市匯入沙河,河道總長263km,流域面積7348km2,流經許昌市的3個縣(市),境內河長92km。

3.雙洎河。雙洎河發源于新密市,流經新鄭市、長葛市、尉氏縣、鄢陵縣,在扶溝縣擺渡口匯入賈魯河,河道總長181km,流域面積1758km2,流經許昌市河長87km。

4.清潩河。清潩河發源于新鄭市,流經長葛市、建安區、魏都區、臨潁縣、鄢陵縣,在西華縣、鄢陵縣交界處的合河口匯入潁河,河道總長149km,流域面積2362km2,許昌市境內河長71km。

5.清流河。清流河上游稱老潩水,發源于長葛市,流經建安區、鄢陵縣,在鄢陵縣屯溝村匯入二道河后始稱清流河,在鄢陵縣與西華縣交界附近周橋閘匯入大浪溝,在西華縣李灣村注入潁河,河道總長79km,流域面積1393km2,許昌市境內河長69km。

6.清泥河。清泥河上游源頭有二,一是發源于靈井崗北麓的夏莊溝,穿過潁汝干渠處由坡張閘控制,另一是發源于靈井崗南麓的靈溝河,穿過潁汝干渠處由孫家閘控制,二河溝在市區北部袁莊匯合后始稱清泥河,在市區西部蜿蜒向南,在建安區蔣李集鎮北部注入小泥河,該河流域面積165km2,按夏莊溝計河道總長28km。

7.潁汝總干渠。潁汝總干渠為人工河流由北汝河襄城縣大陳閘樞紐工程起自西南向東北穿越文化河、運糧河、潁河、清泥河等,全長43.2km,渠道最大寬度48m,最大輸入量56.5m3/s。

8.白沙水庫。白沙水庫是大二型水庫,在潁河上游,水庫控制流域面積985km2,設計標準100年一遇,校核標準1000年一遇,主壩長1316m,壩頂高程235.8m,最大壩高47.88m。2003年起進行除險加固工程,大壩加高1.2m,工程完成后,水庫校核標準達到20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236.55m,相應庫容2.78億m3,最大下泄流量6510m3/s,興利水位225m,相應庫容1.15億m3,死水位209m,死庫容0.098億m3,水庫蓄水供龍崗電廠用水及1.33萬hm2農田灌溉,水庫自1953年建成,使用50年來,對削減潁河洪峰,減少下游洪災,發揮了重要作用。

9.紙坊水庫。紙坊水庫為中型水庫,在禹州市潁河支流涌泉河上,1959年建成,控制流域面積138km2,設計防洪標準100年一遇,洪水位250.14m,下泄流量589m3/s,校核標準5000年一遇,洪水位256.5m,相應庫容4620萬m3,下泄流量1763m3/s興利水位246.0m,相應庫容1450萬m3,死水位230.0m,死庫容130萬m3。水庫蓄水供農業灌溉,灌區設計灌溉面積0.36萬hm2,超標準洪水對下游禹州市區有影響。2011年完成除險加固建設。

10.佛耳崗水庫。佛耳崗水庫是在長葛市雙洎河上的一座中型水庫,1971年建成,控制流域面積1338km2,屬平原地區水庫,經2002年除險加固后,設計防洪標準50年一遇,校核標準100年一遇,50年一遇洪水最大下泄流量2570m3/s,設計水位96.64m,相應庫容3400萬m3,100年一遇洪水最大下泄流量3120m3/s,最高洪水位97.4m,相應庫容4100萬m3,興利水位94.0m,相應庫容1599萬m3,死水位90.16m,死庫容275萬m3,正常擋水位94.0m。水庫具有灌溉、發電、水產多種效益,設計灌溉面積0.48萬hm2,小水電站裝機330kW,養魚水面400hm2,上游來水水質變清后,水庫蓄水可調引至長葛市區,作為城市供水水源和回補地下水,超標準洪水對長葛市區有威脅。

11.小型水庫。許昌市共有小型水庫44座,其中小一類17座,小二類27座,經多年安排除險加固,有些已經摘除了病險水庫的帽子,仍有34座水庫達不到防洪標準,屬病險水庫,需做除險工程,這些小型水庫多在山區,遠離市區,蓄水量少,對城市防洪一般影響甚微。

(四)自然災害

1.氣象災害

許昌市處于南北氣候過渡帶,境內氣候復雜多變,是河南省氣象災害頻繁發生的地市之一,每年因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全市 GDP的3-5%,尤其是近年來因氣候變化等原因,各種災害性天氣頻繁出現,具有發生種類多、影響范圍廣、危害嚴重的特點。主要的氣象災害有干旱、洪澇、大風、冰雹、霜凍、干熱風、寒潮、連陰雨、雨(霧)淞、雷暴等十多種,一年四季都可能有災害發生,“風調雨順”之年很少出現。

2.地質災害

(1)地質災害現狀。許昌市地質災害集中發生于禹州市,該地區地質環境條件復雜,地形地貌特殊,斷裂構造發育,二疊系含煤地層分布廣,煤層厚、埋藏淺、煤礦開采點多,造成人類工程活動較強烈,自然環境條件破壞嚴重,地質災害時有發生,是河南省地質災害較嚴重的縣(市)之一。

許昌市地質災害主要是由于:①斜坡巖土體運動災害引起的如:崩塌、滑坡;②不穩定斜坡地面變形災害引起的如:地面塌陷、河湖水庫災害、河流塌岸等。

(2)地質災害種類。許昌市地質災害劃分為三類五種:斜坡巖土體運動災害,有崩塌、滑坡、不穩定斜坡;地面變形災害,有地面塌陷;河湖水庫災害,有河流塌岸等。地質災害點110個,其中滑坡15個、崩塌1個、地面塌陷93個、河流塌岸1個。以地面塌陷所占比例最大達84.5%。

3.近兩年的自然災害狀況

(1)連陰雨。2017年9月24日-10月18日連陰雨頻發,罕見頻發的連陰雨造成低洼田塊發生漬害,正值秋收關鍵階段,除9月24日之前搶收的玉米、大豆外,部分玉米、大豆、花生、辣椒等農作物無法適時收獲或收獲后無法及時晾曬,導致發芽或霉變,受損嚴重,罕見連陰雨還導致冬小麥無法適時播種,較常年推遲半個月左右完成播種。

(2)大風(冰雹)。2017年5月22日傍晚前后,許昌市大部分地區出現7-8級對流性大風天氣過程。長葛市20時09分瞬間極大風速18.3m/s,風向:北東北;禹州市23時32分瞬間極大風速18.2m/s,風向:東北;建安區20時43分瞬間極大風速16.5m/s,風向:北東北;鄢陵縣20時47分瞬間極大風速16.4m/s,風向:東北。

2017年5月22日20-24時全市普遍出現7-8級雷雨大風,造成全市小麥倒伏2.77萬hm2,其中,嚴重倒伏0.97萬hm2。

2017年6月23日14時00分到14時40分,建安區椹澗鄉南張村、軍張村、黃廟村和開發區長村張辦事處謝莊村、洼孫村等十幾個村莊遭受了雷雨大風和冰雹強對流天氣襲擊。實地調查風雹自西向東影響,風向西北,瞬間風力九級左右,冰雹多數直徑1cm左右,最大直徑約1.5cm,持續時間3-5分鐘。風雹災害造成玉米、煙葉、大豆、辣椒等農作物損失嚴重,樹木折斷,少量農房損壞,部分鄉間道路不暢,部分供電線路受損導致供電中斷2-3天。

(3)大霧。2017年1-12月許昌市大霧日數分別是65天。全年多次遭遇大霧天氣,大霧出現頻率較高、持續時間長、波及范圍廣,給交通運輸和人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三、水生生物資源狀況

(一)浮游生物

1.浮游植物。許昌市水域常見的浮游植物有6門72種屬,其中,硅藻門26種,占浮游植物總種數的36.11%;綠藻門20種屬,占27.77%;藍藻門10種屬,占13.89%;裸藻門8種屬,占11.11%;黃藻門6種屬,占8.33%;金藻門2種屬,占2.78%。浮游植物名錄詳見表2-1所示。

許昌市水域浮游植物名錄如圖所示.pdf



2.浮游動物。許昌市水域浮游動物有21種,其中,枝角類5種,占物種種數的23.8%;橈足類6種,占物種種數的28.57%;輪蟲7種,占物種數的33.33%。浮游動物名錄見表2-2所示。



 

(二)底棲動物

許昌市水域底棲動物有8種,隸屬于三大門類,其中寡毛類3種,軟體動物3種,水生昆蟲2種。底棲動物名錄見表2-3所示。

 

(三)魚類資源

許昌市水域魚類主要有33種,隸屬于5目10科28屬,其中鯉形目種類最多(23種),占總種數的69.70%;其次是鱸形目(5種),占總種數的15.15%;鲇形目和合鰓目均為2種,各占總種數的6.06%,鶴鱵魚目只有1種,占總種數的3.03%。鯉科是鯉形目中最大的類群,有16屬20種,占總種數的60.6%;其他各科種類較少(1-3種)。水域魚類名錄詳見表2-4所示。

 許昌市水域魚類名錄如圖所示.pdf

四、水域環境狀況

(一)水環境質量現狀

根據2016年許昌市環境狀況公報中關于水環境質量的通報。

1.地表水環境質量。2016年,許昌市地表水例行監測共涉及9條河流,其中達到III類水體河流3條、IV類水體河流2條、V類水體河流2條、劣V類水體河流1條、斷流河流1條,整體地表水環境質量趨于好轉,中心城區河湖水系水質均到達目標水質要求。從河流污染類型看,主要污染物為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屬無機污染類型。

2.地下水環境質量。2016年,按照《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評價,市區地下水全部達到III類標準,地下水各項指標與2015年相比基本持平。

3.飲用水源地環境質量。2016年,南水北調飲用水取水水質均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II類標準,市區備用飲用水源地(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源地為北汝河、地下水飲用水源地為麥嶺)水質均達到《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III類標準,取水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二)水域環境監測結果

1.河南省2017年環境質量年報

根據2017年第1期至第53期河南省地表水環境責任目標斷面水質周報綜合匯編,考核、監測許昌市的主要河流斷面監測結果如下:

(1)2017年禹州白沙水庫潁河斷面全年地表水責任目標監測結果:COD為14.30mg/L;氨氮為0.24mg/L;總磷為0.06mg/L。

(2)2017年臨潁高村橋清潩河斷面全年地表水責任目標監測結果:COD為29.39mg/L;氨氮為0.72mg/L;總磷為0.18mg/L。

(3)2017年臨潁縣吳劉閘潁河斷面全年地表水責任目標監測結果:COD為14.45mg/L;氨氮為0.10mg/L;總磷為0.04mg/L。

2.主要縣(區、市)監測結果

(1)2017年長葛市黃甫寨考核斷面全年地表水責任目標監測結果:COD為27.90mg/L;氨氮為3.33mg/L;總磷為0.41mg/L。

(2)2017年長葛市佛耳崗考核斷面全年地表水責任目標監測結果:COD為19.00mg/L;氨氮為1.77mg/L;總磷為0.17mg/L。

(3)2017年長葛市祿馬橋考核斷面全年地表水責任目標監測結果,COD為18.5mg/L;氨氮為0.54mg/L;總磷為0.20mg/L。

(4)2017年魏都區清潩河橡膠一壩考核斷面全年地表水責任目標監測結果:COD為20.59mg/L;氨氮為0.30mg/L;總磷為0.08mg/L。

(5)2017年魏都區運糧河許由路橋考核斷面全年地表水責任目標監測結果:COD為23.50mg/L;氨氮為1.14mg/L;總磷為0.14mg/L。

(6)2017年魏都區灞陵河許由路橋考核斷面全年地表水責任目標監測結果,COD為23.42mg/L;氨氮為0.52mg/L;總磷為0.06mg/L。

(7)2017年禹州市潁河橡膠一壩考核斷面全年地表水責任目標監測結果:COD為14.58mg/L;氨氮為0.31mg/L;總磷為0.06mg/L。

(8)2017年禹州市潁河化莊橋考核斷面全年地表水責任目標監測結果:COD為17.62mg/L;氨氮為0.37mg/L;總磷為0.06mg/L。

(9)2017年禹州市石梁河山貨橋考核斷面全年地表水責任目標監測結果,COD為15.82mg/L;氨氮為0.38mg/L;總磷為0.06mg/L。

(10)2017年禹州市馬皇河十里鋪高橋考核斷面全年地表水責任目標監測結果,COD為15.00mg/L;氨氮為0.65mg/L;總磷為0.13mg/L。

(11)2017年鄢陵縣雙洎河馬坊北姚家考核斷面全年地表水責任目標監測結果:COD為21.088mg/L;氨氮為0.40mg/L;總磷為0.08mg/L。

(12)2017年鄢陵縣大浪溝馬欄崔馬橋潁河化莊橋考核斷面全年地表水責任目標監測結果:COD為19.36mg/L;氨氮為0.61mg/L;總磷為0.09mg/L。

(13)2017年鄢陵縣清流河南塢周橋閘考核斷面全年地表水責任目標監測結果,COD為20.12mg/L;氨氮為0.38mg/L;總磷為0.06mg/L。

五、水域灘涂承載力評價

(一)許昌市水資源基本狀況

許昌市水資源總量多年平均9.01億m3,水源利用中地表水2.44億m3,地下水5.12億m3。許昌市地表水主要河流有北汝河、潁河、雙洎河、清潩河、沙河、清流河、清泥河等,地下水主要以淺層地下水為主,主要靠降水滲透補充。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3.56億m3,地下水資源量6.46億m3,多年平均可開采量為5.28億m3,人均占有量210m3,畝均200m3,人均、畝均擁有量都不及全省人均、畝均的一半。

1.主要過境河流有北汝河、潁河、雙洎河、清潩河、沙河、清流河、清泥河、潁汝總干渠等。

2.主要水庫有白沙水庫、佛耳崗水庫和紙坊水庫。

3.南水北調水。南水北調總干渠溝通江、淮、黃、海四大流域,供水范圍跨京、津、冀、豫、鄂五省市,供水對象以城市生活、工業用水為主,兼顧農業及其它用水,年調水量145-200億m3。根據《南水北調工程河南省供水區城市水資源規劃報告》所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省供水區包括11座省轄市、31座縣級市和縣城。南水北調分配給許昌主城區的水量約1.20億m3/年(32.87萬m3/天)。

4.地下水源

(1)襄城縣麥嶺鎮地下水水源

襄城縣麥嶺鎮地下水水源地位于北汝河與沙河交匯處北岸,其主要補充水源為北汝河水。根據麥嶺鎮地下水水資源分布情況,劃定麥嶺鎮40km2地下水富水區為水源地。通過VisualModflow軟件建立地下水三維滲流數值模擬模型推算,為避免豐、枯水期對城市供水的影響,遠期襄城縣麥嶺鎮地下水可向許昌主城區供水0.51億m3/年(14萬m3/天)。

(2)主城區地下水水源

許昌主城區地下水含水量較為貧缺,淺層地下水多年平均補給量約為0.14億m3,深層地下水多年平均補給量約為0.16億m3,可利用水量為0.12億m3/年。目前許昌主城區自備井總取水量約為0.44億m3/年,已經出現嚴重過度開采現象。為構建一個良好的城市供水體系,規劃期內逐步關停工業用戶自備井。主城區地下水主要作為城市補充水源。

(二)水域承載力分析

采用環境容納量法估算許昌市天然水域養殖容量。因許昌市部分天然水域水質現狀TN:TP比值較大,因此認為磷是限制水域生產量最重要的因素。采用Beveridge研究的結果和Dillon-Rigler模型,其公式為:

Q = Pmax/Pfood

式中:Q表示養殖容量;

Pmax表示可接受的最大磷負荷;

Pfood表示水產養殖釋放到水體中的磷負荷。

Pmax = (Pmac-P0)×H×A×r×1/(1-R)

式中:Pmax表示可接受的最大磷負荷;

Pmac表示可接受的水質標準對應的總磷含量;

P0表示水體中的本底濃度;

H表示平均水深;

A表示水面面積;

r表示年換水率;

R表示磷滯留系數。

Pmax=(0.4-0.13)×1.6×8766.95×15×667×3×2.16×10-7=24.55噸??紤]到許昌市農業發展現狀,結合部分畜禽場被拆除,因此水產養殖對水環境污染負荷貢獻率暫按22%計算,則水產養殖可排放的最大磷量=24.55×22%=5.40噸。

Pfood表示不同養殖品種單位產量釋放到水體中的磷含量。根據許昌市水產養殖現狀,蝦類養殖產量∶大眾淡水魚養殖產量∶名特優魚類養殖產量=1:8:1。根據近年來對于普通養殖品種排污量監測結果,每生產1kg蝦類、大眾淡水魚和名特優魚類分別0.17g、0.43g和0.79g磷,由此估算許昌市每生產1kg水產品需向環境中排放0.44g磷。對許昌市養殖尾水處理監測效果顯示,目前養殖尾水經處理后總磷的去除率達到53.8%,由50%估算許昌市每生產1kg水產品需向環境中排放0.22g磷,即每生產1噸水產品需向環境中排放220g磷。

由此估算,許昌市水產養殖容量=5400/0.22=24550噸,考慮到近年來天然水域開展增殖放流對水體污染物的凈化作用,初步估算許昌市水產養殖容量約為25000噸左右。

綜上所述,2017年許昌市水產品總產量20142噸,2030年許昌市規劃水產品總產量20744噸,均處于未超負荷狀態,考慮到今后水產養殖業要實現全域水產養殖尾水治理效果會逐步提升,因此現有產量的水產養殖仍在環境承載力范圍內。只要科學規劃布局,通過養殖容量控制、養殖方式轉變和養殖技術手段的提升,在保障生態系統穩定、資源環境可持續的前提下保證最大養殖經濟效益,實現漁業發展與生態文明的和諧共進、互促共贏。

 

第七節 水產養殖產業發展分析

一、水產養殖發展現狀

近年來,全市漁業部門圍繞“漁業增效、漁民增收”這個中心,積極轉方式、提效能,水產養殖取得了顯著成效,初步形成了漁業生產規?;?、布局區域化的發展格局,水產業在提高農民收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豐富市民的菜籃子,保護水土資源和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水產品總產量和捕撈產量。2017年,許昌市水產品總量21247噸,其中,魚類20787噸,甲殼類302噸,其他類158噸;捕撈產量1105噸,其中,魚類1002噸,甲殼類97噸,其他類6噸。詳見表2-5所示。

(二)養殖產量和面積。2017年,許昌市養殖面積4115hm2,總產量20142噸。其中,池塘養殖面積3130hm2,養殖產量15241噸;水庫養殖面積935hm2,養殖產量15241噸;河溝養殖50hm2,養殖產量70噸;觀賞魚養殖面積6hm2,養殖產量17噸。詳見表2-6、表2-7所示。

(三)漁業經濟總產值。2017年,許昌市漁業經濟產值37384萬元,其中,漁業產值23810萬元,沒有開展漁業工業和建筑業,漁業流通和服務業產值13574萬元。詳見表2-8所示。

二、水產業存在的問題

(一)財政、金融對漁業投入嚴重不足,基礎設施不健全,抵御風險能力差。

(二)漁業生產方式落后,制約了水產業的發展,漁業總體生產能力不高。

(三)漁業結構調整步伐不快,力度不夠,第二產業所占比例太小,漁業資源分布不均衡。

(四)漁業支撐體系不健全。一是全市沒有正規苗種場或示范場,所需苗種除一小部分為漁場自產外,大部分靠從外地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推廣難度大。二是水產技術推廣體系薄弱,水產管理和服務有待加強。全市除襄城縣、鄢陵縣外,其它縣(市、區)均沒有水產技術推廣機構,水產專業人員少,水產技術推廣服務能力不足。三是水產品質量檢測手段落后,不能對水產品及漁用物資進行全面檢測。四是漁政管理及漁業執法經費難以保證,執法手段落后。五是漁業水域污染對水產業發展的影響沒有得到重視。由于河道污染,人們的環保意識淡薄等原因,致使部分漁業水域被污染,給水產業的發展帶來嚴重影響。

三、區域經濟發展方向

(一)區位資源條件

1.區位優勢

許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理區位優越,有“中原之中”之稱。許昌市有著優越的區位條件,距新鄭國際機場50km,中心城區北距省會鄭州市87km,南距漯河市65km,東距開封市105km,西距洛陽市187km。京廣鐵路貫穿南北,京珠高速等7條高速在許昌交匯,形成了“米”字型的交通框架,高速公路的密度在河南居于首位,石武高速鐵路貫穿南北,交通十分便利。

2.自然資源

(1)動物資源。許昌市動物區系屬于華北區的黃淮平原亞區,按河南省動物區劃屬于豫東北平原動物地理省和西崤山山地黃土丘陵動物地理省,全市共有主要動物135種,其中,飼養動物包括獸類、禽類、魚類、蟲類等;野生動物有獸類、鳥類和水生類127種,包括獸類、鳥類、水生類、蛇蟲類等。

(2)植物資源。許昌市境內經普查有維管束植物124科、411屬、719種,其中,野生植物448種,栽培植物271種。按自然森林植被破壞后而大部分低山丘陵為草灌叢植初分類,屬華北區豫西山地和黃淮平原亞區植物區。

(3)水資源。許昌市地表水主要來源于天然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671-736mm,多集中在6月-9月,占年降水量的65%。汛期暴雨強度較大,多年平均徑流量96.1mm,西部115.1mm,中部84-89mm,東部81.9mm。

(4)土地資源。全市土地總面積4996km2,其中,海拔1000m以上的中山面積25hm2;500-1000m的低山面積2.0萬hm2,占總面積的4.1%;200-500m的丘陵面積1.5萬hm2,占總面積的23.1%;200m以下的平原面積36.4萬hm2,占總面積的72.8%。

(5)礦產資源。許昌市境內已知礦藏,主要有煤、鋁土、鐵、硅石、耐火黏土、石灰巖、大理石和白堊土等。

(二)經濟總量

2017年,許昌市漁業經濟總產值37384萬元,占許昌市國民經濟生產總值(GDP)的0.145%,低于全省漁業經濟總產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0.58%,在全省其他各市中漁業產業競爭力偏弱。漁業第一產業產值23810萬元,沒有開展漁業第二產業,漁業第三產業產值13574萬元。

(三)產業結構

許昌市漁業三次產業結構比為63.7:0:36.3,漁業經濟呈“312”結構,漁業第一產業占比超過60%,表明許昌市水產以養殖業為主,漁業第二產業發展滯后,三次產業結構有待向第二產業進一步調整。

(四)發展方向

許昌市水產養殖業未來發展方向應順應我國經濟改革、轉型升級的宏觀形勢,大力轉方式調結構,深化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漁業經濟穩步增長。要從注重資源利用轉到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從注重物質投入轉到更加注重科技進步,重點發展特色集約高效健康養殖帶、名特優水產品示范基地、都市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全面推動許昌市現代漁業轉型升級,走出一條資源節約、產出高效、產品安全、環境友好的現代漁業發展道路。

漁業第一產業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養殖品種結構,適當減少大宗低質水產品的養殖規模,增加高附加值水產品養殖量,同時充分發揮區域優勢,改革傳統的養殖方式,大力推廣健康養殖技術,提高水產養殖集約化和現代化水平。漁業第二產業要以大宗產品的保鮮和低值產品的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為重點,進一步提高水產品的附加值,同時積極培育外向型加工龍頭企業,創立名牌產品,加強科技與體制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提升漁業第三產業發展。

四、水產養殖前景預測

(一)市場發展的有利條件

1.政府對現代漁業發展更加重視。隨著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的建立和鞏固,許昌市進入加快改造傳統漁業、建設現代漁業的關鍵時期。許昌市委、市政府出臺了《許昌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9-2022)》,支持漁業的氛圍更加濃厚、機制更加健全、保障更加有力,為加快推進現代漁業建設創造了有利環境。

2.產業發展基礎更加扎實。許昌市具有了良好的產業基礎,水產品供給充足、價格穩定,漁民收入持續增加,在漁業生產、管理、技術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良好的產業積累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現代漁業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3.新的發展機遇開始顯現。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環保技術、新材料技術等在漁業的廣泛應用,低碳經濟、綠色經濟等新經濟理念的倡導實踐,將深刻影響許昌市水產養殖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漁業的多重生態功能將得到進一步的體現,休閑漁業、物聯網、水產種業將有新進展。加快現代漁業建設,已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

(1)水產養殖產品需求持續增長。近年來水產養殖產品的人類消費量超過了捕撈漁業產品,預計到2030年,水產養殖將提供五成的魚類產品,包括食用魚和魚粉等其它產品。隨著水產養殖產量的提高,62%的食用魚類將產自自有漁場,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

(2)水產養殖業發展潛力巨大。中國已成為世界水產品貿易大國,是最大的漁業生產國和水產養殖國,預計2030年,中國水產品總量將達到0.7億噸,占全球總量的37%。水產品的產出一方面來自漁業捕撈,另一方面來自水產養殖。近年來,由于捕撈能力遠超漁業資源可承受能力,我國實行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制度,大幅縮減捕撈產量,因此,發展水產養殖是我國水產業的必然趨勢,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3)休閑漁業發展前景看好。隨著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節假日增多,大眾對休閑旅游和健康保健的需求將日益增長。發展休閑漁業是對傳統漁業功能的拓展,通過漁業與文化、科技、生態、旅游、教育等領域的有機融合,能夠在滿足“吃”的需求之外,更好地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多樣的文化、旅游、休閑、體驗等消費需求,培育出新的消費熱點和經濟增長點。

(二)發展潛力

1.資源稟賦好。許昌市屬于北暖溫帶季風氣候區,熱量資源豐富,光能充足,降水適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風沙,夏季炎熱雨集中,秋高氣爽日照長,冬季寒冷少雨雪,為水生動物的繁殖、生長、發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許昌市境內多年平均過境水量為12.51億m3,主要為北汝河、潁河、雙洎河、清潩河和沙河等。過境水資源及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水質類型為鈣型或鈉型,符合國家漁業養殖水質標準。

2.市場需求旺。我國人民生活質量提高、食物結構優化、收入水平上升、農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轉化,將對優質水產品的消費需求更加旺盛。世界水產品人均消費量將會持續增長,全球海洋漁業資源呈衰退趨勢,未來國際水產品消費的缺口主要依賴養殖產品補充,社會資本的大量涌入,不斷加快漁業的高端高質化,將為優質水產品走向全球創造更好的條件。

3.區位優勢強。許昌市交通便利,國道311、地方鐵路橫穿東西,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國道107縱貫南北,許南(陽)、許扶(溝)、許開(封)、許洛(陽)公路、許平(頂山)南(陽)高速公路和許開(封)、許登(封)、許亳(州)高速公路在此交會,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是豫中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河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4.惠漁政策多。國家和我省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強漁惠漁的力度將越來越大。城鄉一體化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步伐不斷加快,以工業化致富農民、以城市化帶動農村、以產業化提升農業,對“三農”的扶持不斷加大,漁業政策支持體系的不斷完善,必將為許昌市現代漁業建設增添發展后勁。

(三)發展趨勢

許昌市擁有充沛的水域資源、優越的氣候條件、悠久的淡水養殖歷史和豐富的淡水養殖經驗。近年來,許昌市水產養殖業發展迅猛,受經濟走勢、市場需求、政策導向等因素影響,未來幾年許昌市水產養殖總體上將繼續保持穩定,但同時也存在發展方式粗放、設施裝備落后、水域環境污染、發展空間受限、水產品結構性過剩、漁業比較效益下降、水產科技支撐力度不夠、水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加大等諸多問題,水產養殖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將更為迫切。

未來許昌市水產養殖發展將注重資源保護,科學規劃養殖水域灘涂功能區布局,設定發展底線,保護水域灘涂生態環境。著力轉變發展方式,加快零星、分散、粗放養殖向集中、集約、規?;B殖轉變,推進傳統漁業向設施漁業轉變,加快現代漁業發展。優化養殖品種結構,確保水產品安全有效供給,漁民收入穩定增長。合理引導漁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統籌推進養殖、加工流通、休閑漁業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積極培育加工龍頭企業,推進水產養殖業產業化經營,提高水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漁業經濟持續健康和高質量發展,將是今后許昌市漁業工作的重點。

(四)養殖水域灘涂需求

水產品總產量的增加已經不依賴于養殖面積的擴增,水產養殖業已經由依靠資源型向依靠科技提質增效轉變。未來許昌市池塘養殖將向生態養殖和設施漁業養殖轉變,養殖池塘面積需求逐漸減少。從水源地保護等資源環境角度,河流、水庫養殖面積將大幅減少,總體上,許昌市養殖水域灘涂面積需求將逐漸減少,最終趨于穩定。

 

第八節 養殖水域灘涂開發總體思路

根據許昌市水域灘涂承載力評價、水產養殖業基礎特點,按照“劃分三區、界定清晰、管控有力”的養殖水域灘涂開發的總體思路,規劃為禁止養殖區、限制養殖區和養殖區三個功能區。

一、禁止養殖區

為了有效保護養殖水域灘涂范圍內的生態安全和水產品質量安全,將屬于養殖水域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域劃為禁止養殖區,從而保證本地環境生態安全;將公共設施安全區域劃為禁止養殖區,從而保證有效供給安全;將污染水體劃為禁止養殖區,從而保證產品質量安全。

二、限制養殖區

限制養殖區內遵循“生態優先,底線約束”的原則,嚴格控制水產養殖規模。將非重點生態功能區和公共自然水域劃為限制養殖區,針對不同養殖品種和模式采用不同的管控手段,并進行污染防控,使得污染物排放不超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在保證生態環境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水產養殖業發展空間。

三、養殖區

除了將現有合法養殖區域納入養殖區外,在不與其他法律法規和專項規劃矛盾沖突的基礎上,將具有或兼有養殖功能的區域納入養殖區規劃。對于養殖區內集中連片的池塘養殖水面,要求其走規模化養殖小區發展之路,建立配套的池塘污染物減排措施,科學規范養殖行為。對于不連片的低小散池塘養殖水面,通過逐步引導其轉產,降低點源污染。對于生態養護區的養殖水面(水庫),以保護水生生物資源多樣性為首要目標,在確保水生態系統健康穩定的前提下,開展增殖放流和科學捕撈。



 




第三章 養殖水域灘涂功能區劃

 

第九節 功能區劃概述

養殖水域灘涂指許昌市管轄水域灘涂內已經進行水產養殖開發利用和目前尚未開發但適于水產養殖開發利用的所有(全民、集體)水域、灘涂。參照農業部印發的《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工作規范》,對不同類型生態保護紅線進行空間疊加,銜接《許昌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5-2020年)調整完善》等相關空間規劃,共劃定養殖水域灘涂一級類功能區3類,包括禁止養殖區、限制養殖區和養殖區。詳見附件1。

一、禁止養殖區

禁止養殖區是指按照法律、法規、行政規章等規定,在指定范圍內禁止存在任何漁業養殖行為的水域范圍。禁止養殖區包括以下區域:

1.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核心區等重點生態功能區;

2.港口、航道、行洪區、河道堤防安全保護區等公共設施安全區域;

3.有毒有害物質超過規定標準的水體;

4.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禁止從事水產養殖的區域。

二、限制養殖區

限制養殖區是指允許在一定條件下,采取科學合理的養殖方式發展水產養殖的水域。

限制在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和外圍保護地帶、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實驗區、風景名勝區等生態功能區開展水產養殖,在以上區域內進行水產養殖的應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

限制在重點湖泊水庫等公共自然水域開展網箱圍欄養殖。重點湖泊水庫飼養濾食性魚類的網箱圍欄總面積不超過水域面積的1%。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限制養殖區。

三、養殖區

養殖區是指禁止養殖區、限制養殖區以外的適宜發展水產養殖的區域,包括池塘養殖區、湖泊養殖區、水庫養殖區和其它養殖區。池塘養殖包括淡水池塘養殖和工廠化設施養殖等;湖泊水庫養殖包括網箱養殖、圍欄養殖和大水面生態養殖等;其它養殖區包括河流養殖區、水溝養殖區和灘涂養殖區等。

 

第十節 功能區劃的范圍

一、一級保護區

(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

1.許昌市北汝河地表水飲用水源保護區

2.麥嶺地下水飲用水源保護區

3.禹州市潁河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4.長葛地下水飲用水源保護區

5.鄢陵縣康源公司地下水井群

6.襄城縣一水廠地下水井群

7.襄城縣二水廠地下水井群

8.建安區將官池鎮地下水井

9.建安區蔣李集鎮地下水井

10.建安區五女店鎮地下水井

11.建安區小召鄉地下水井

12.建安區艾莊鄉地下水井

13.建安區靈井鎮韓莊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14.建安區靈井鎮霍莊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15.建安區河街鄉陳楊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16.建安區河街鄉半坡鋪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17.建安區張潘鎮汪坡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18.五女店鎮寨后陳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19.建安區五女店鎮北街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20.建安區桂村鄉周胡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21.建安區榆林鄉柏莊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22.建安區榆林鄉破廟王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23.建安區榆林鄉劉王寨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24.建安區蔣李集鎮谷莊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25.建安區蔣李集鎮程莊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26.建安區蔣李集鎮張宋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27.建安區陳曹鄉陳曹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28.建安區陳曹鄉老信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29.建安區陳曹鄉柏楊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30.建安區陳曹鄉孫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31.建安區小召鄉綽韓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32.建安區蘇橋鎮杜寨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33.鄢陵縣大馬鄉水廠地下水井

34.鄢陵縣陶城鄉水廠地下水井

35.鄢陵縣望田鎮水廠地下水井群

36.鄢陵縣張橋鄉水廠地下水井群

37.鄢陵縣只樂鄉水廠地下水井群

38.鄢陵縣南塢鄉水廠地下水井

39.鄢陵縣馬坊鄉水廠地下水井群

40.鄢陵縣陳化店鎮水廠地下水井

41.鄢陵縣馬欄鎮產業集聚區水廠地下水井群

42.鄢陵縣馬欄鎮西章甫水廠地下水井群

43.鄢陵縣馬欄鎮中心水廠地下水井群

44.鄢陵縣柏梁鎮黃龍店社區水廠地下水井群

45.鄢陵縣柏梁鎮姚家水廠地下水井群

46.鄢陵縣陳化店鎮河張水廠地下水井群

47.鄢陵縣望田鎮中心(南村)水廠地下水井群

48.鄢陵縣張橋鎮中心水廠地下水井群

49.鄢陵縣陶城鎮部莊水廠地下水井群

50.鄢陵縣陶城鎮明理水廠地下水井群

51.鄢陵縣陶城鎮追崗水廠地下水井

52.鄢陵縣大馬鎮坡田水廠地下水井群

53.鄢陵縣大馬鎮任營水廠地下水井群

54.鄢陵縣只樂鎮順羊村水廠地下水井群

55.鄢陵縣只樂鎮中心(只樂)水廠地下水井群

56.鄢陵縣只樂鎮崔莊水廠地下水井群

57.鄢陵縣彭店鎮田崗水廠地下水井群

58.鄢陵縣彭店鎮王鐵水廠地下水井群

59.鄢陵縣彭店鎮中心水廠地下水井群

60.鄢陵縣南塢鎮中心水廠地下水井群

61.鄢陵縣馬坊鎮卜崗水廠地下水井群

62.鄢陵縣馬坊鎮中心水廠地下水井群

63.襄城縣湛北鄉水廠地下水井

64.襄城縣丁營鄉水廠地下水井

65.襄城縣庫莊鎮水廠地下水井

66.襄城縣十里鋪鄉水廠地下水井

67.襄城縣潁回鎮水廠地下水井

68.襄城縣潁陽鎮蘇莊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69.襄城縣王洛鎮白塔寺郭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70.襄城縣庫莊鎮關帝廟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71.襄城縣十里鋪鎮二十里鋪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72.襄城縣山頭店鎮孫莊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73.襄城縣茨溝鄉聶莊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74.襄城縣茨溝鄉茨東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75.襄城縣姜莊鄉姜莊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76.襄城縣姜莊鄉石營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77.襄城縣姜莊鄉段店村地下水水源地

78.禹州市范坡鎮地下水井

79.禹州市鳩山鎮地下水井

80.禹州市方山鎮地下水井

81.禹州市文殊鎮地下水井

82.禹州市磨街鄉地下水井

83.禹州市褚河鎮潁東社區地下水井

84.禹州市萇莊鄉萇弘社區地下水井

85.禹州市朱閣鎮石河社區地下水井

86.禹州市梁北鎮中心社區地下水井

87. 禹州市順店鎮康城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88.長葛市南席鎮水廠地下水井

89.長葛市董村鎮水廠地下水井

90.長葛市官亭鄉水廠地下水井

91.長葛市坡胡鎮水廠地下水井

92.長葛市古橋鄉水廠地下水井

93.長葛市老城鎮水廠地下水井

94.長葛市后河鎮水廠地下水井

95.長葛市大周鎮水廠地下水井群

96.長葛市石固鎮水廠地下水井

97.長葛市增福廟鄉水廠地下水井群

98.長葛市石象鎮水廠地下水井群

99.長葛市南席鎮曹碾頭地下水型水源地

100.長葛市南席鎮安全飲水總廠地下水型水源地

101.長葛市大周鎮嵐川府地下水型水源地

102.長葛市古橋鎮崗李地下水型水源地

103.長葛市佛耳湖鎮秋莊地下水型水源地

104.長葛市佛耳湖鎮大孟地下水型水源地

105.長葛市佛耳湖鎮鐵爐地下水型水源地

106.長葛市后河鎮王樓地下水型水源地

107.長葛市老城鎮耿莊地下水型水源地

108.長葛市老城鎮王家莊地下水型水源地

109.長葛市老城鎮槐樹陳地下水型水源地

110.長葛市老城鎮和平地下水型水源地

111.長葛市石固鎮大馬村地下水型水源地

112.長葛市石固鎮南寨西街地下水型水源地

113.長葛市和尚橋鎮范莊地下水型水源地

114.長葛市和尚橋鎮太平地下水型水源地

115.長葛市和尚橋鎮段莊地下水型水源地

116.長葛市董村鎮龐崗地下水型水源地

117.長葛市董村鎮口王地下水型水源地

118.長葛市坡胡鎮佳易和自來水廠地下水型水源地

119.長葛市增福鎮地下水型水源地

120.長葛市石象鎮石象地下水型水源地

(二)南水北調中線干渠水源保護生態保護區

1.建筑物段(渡槽、倒虹吸、暗涵、隧洞)

2.總干渠明渠段

(三)水源涵養生態保護一類管控區

1.賈魯河水源涵養生態保護一類管控區。

2.潁河水源涵養生態保護一類管控區。

3.北汝河水源涵養生態保護一類管控區。

(四)規劃主城區。許昌市規劃主城區、襄城縣規劃主城區、鄢陵縣規劃主城區、禹州市規劃主城區、長葛市規劃主城區。

(五)國家級濕地公園。許昌市的4個國家級濕地公園,即禹州潁河國家濕地公園、長葛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襄城北汝河國家濕地公園和鄢陵鶴鳴湖國家濕地公園。

(六)地方重點水污染防治區。許昌市境內北汝河、潁河、雙洎河、清潩河、沙河、清流河、清泥河等。

以上養殖水域灘涂共有2849個水面,面積為5034.92hm2,占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總面積的57.43%。其中,水面中池塘水面450個,面積204.03hm2;河流水面1460個,面積3773.40hm2;水溝水面762個,面積856.48hm2;內陸灘涂177個,面積201.01hm2。按照有關管理規定,在以上區域內應設立宣傳告示牌,同時加強漁政執法,嚴厲查處禁養區內的違法養殖活動。區域內的水庫、湖泊、河道,應以保護水生生物資源多樣性為目標,在確保水生生態系統健康的前提下,科學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可適度增殖放流濾食性、草食性魚類,也可以使用生物操縱等技術以保護和修復水質。

二、二類保護區

(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

1.北汝河地表水飲用水源保護區

2.禹州市潁河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3.鄢陵縣康源公司地下水井群

4.襄城縣湛北鄉水廠地下水井

(二)南水北調中線干渠水源保護生態二級保護區

(三)水源涵養生態保護二類管控區

1.賈魯河水源涵養生態保護二類管控區。

2.潁河水源涵養生態保護二類管控區。

3.北汝河水源涵養生態保護二類管控區。

(四)地方重點水污染防治區。許昌市境內小河流、小水溝等。

以上養殖水域灘涂規共有549個水面,面積為863.38hm2,占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總面積的9.85%。其中,水面中池塘水面121個,面積56.22hm2;水庫水面6個,面積17.95hm2;河流水面42個,面積82.55hm2;水溝水面39個,面積39.28hm2;內陸灘涂341個,面積667.38hm2。按照有關管理規定,以上區域內應設立宣傳告示牌予。同時,從事水產養殖業以生態養殖為主(生態養殖指根據不同養殖生物間的共生互補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質循環系統,在一定的養殖空間和區域內,通過相應的技術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環境中共同生長,實現保持生態平衡、提高養殖效益的一種養殖方式),發展濾食性、草食性魚類增養殖,實現以漁凈水、以魚控草、以魚控藻,修復水域生態環境。允許發展生態養殖,嚴格控制放養密度,科學混養搭配。放養品種以當地魚類為主,防止外來種入侵。

三、其他養殖區

其他養殖區主要包括池塘養殖區、湖泊養殖區、水庫養殖區等。池塘養殖區指水位穩定、塘底平坦、邊緣較為規則、能夠控制進排水的淡水養殖水域。池塘養殖具有水體小,日常飼養及管理操作簡便等特點,是許昌市漁業的重要和主導產業,主要以優勢品種健康高效養殖、名特優水產品特種養殖、越冬苗及冬季苗種特色繁育和休閑漁業為主。

該養殖水域灘涂共有3345個水面,面積為2868.65hm2,占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總面積的32.72%。養殖水面中池塘水面2390個,面積1245.19hm2;湖泊水面7個,面積3.90hm2;水庫水面48個,面積360.41hm2;河流水面389個,面積774.19hm2;水溝水面356個,面積311.71hm2;內陸灘涂154個,面積173.14hm2;沼澤1個,面積0.11hm2。在該區域內從事水產養殖業應當保護水域生態環境,根據水環境容量核定成果,科學確定養殖密度,合理投餌和使用藥物,防治污染水環境,降低水體功能。養殖區主要發展池塘養殖。在養殖區內從事水產養殖,應妥善處理水產養殖資源利用和保護的關系,對不符合區域布局規劃及養殖密度較大的養殖場所進行調整,防止局部區域養殖密度超過環境容量和養殖容量限度。要合理控制養殖區水產養殖規模和密度,鼓勵發展環境友好型生態養殖模式與技術,加強綠化配套,合理布局養殖池和廠房,實行養殖尾水達標排放和生活垃圾回收處理,在提高生產力和水產品品質的同時實現清潔生產的目標。養殖尾水可通過沉淀、過濾、生物凈化等方法處理,達到指標規定值方可排放,采用的尾水處理方法不得新增污染物。養殖池和沉淀池應定期排干、曝曬、消毒,曬干的底泥外運安全處置,禁止外排。水產養殖和育苗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其他固體廢棄物,主要包括死亡魚蝦、殘存飼料、養殖動物糞便等,應妥善處置,禁止隨養殖尾水一起排放。

養殖區內符合規劃的養殖項目,要推進集體所有養殖水域、灘涂承包經營權的確權工作,規范水域灘涂養殖登記發證。加強農業聯合執法,查處無證養殖,對非法侵占養殖水域灘涂行為進行處理,規范養殖水域灘涂開發利用秩序。

第四章  產業發展重點

“三區”劃定后,許昌市漁業發展重點從追求數量和速度最大化的傳統養殖方式向追求質量和效益最優化的現代養殖方式轉型,水產養殖行為必須符合科學、綠色、健康和生態養殖要求,綜合考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在養殖過程中,做到養殖環境必須優化,養殖品種必須優良,養殖投入品必須符合要求,并嚴格管理,養殖尾水治理后,符合環保要求才能排放,達到零污染。

第十一節 產業發展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生態、開放”五大發展理念,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以推動傳統漁業向綠色、生態、高附加值、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戰略,結合許昌市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需要,在科學評價水域灘涂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力的基礎上,科學劃定各類養殖功能區,合理布局水產養殖生產,穩定基本養殖水域,積極調轉新方式、打造新業態、拓寬新渠道、培育新動能、增強新活力,加快形成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漁業發展新格局,為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市、全面建成小康新許昌作出積極貢獻。

第十二節 產業發展目標和任務

一、發展的基本原則

(一)堅持質量興漁。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水產養殖生產全過程,推行生態健康養殖制度,發揮水產養殖業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中的生態服務功能,大力發展優質、特色、綠色、生態的水產品。  

(二)堅持市場導向。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增強養殖生產者的市場主體作用,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增強發展活力,提升綠色養殖綜合效益。 

(三)堅持創新驅動。加強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體制機制創新,完善生產經營體系,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推動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示范推廣、人才培訓協同發展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四)堅持依法治漁。嚴格執行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法律法規,加強普法宣傳、提升法治意識,堅持依法行政、強化執法監督,依法維護養殖漁民合法權益和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二、發展目標

許昌市漁業發展以生態發展、健康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為目標,到2025年,許昌市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空間布局明顯優化,養殖環境明顯改善,轉型升級目標基本實現,消費者對優質安全水產品的需求基本滿足。到2030年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現代水產養殖產業體系基本建成,養殖尾水治理基本到位,優美養殖水域生態環境基本形成,滿足人民對優質安全水產品和優美水域生態環境的需求。

三、主要任務

按照“生態、安全、優質、集約、高效”的現代漁業發展要求,堅持牢固樹立大農業觀、大市場觀、大生態觀,處理好減量和增收、生產和生態、發展和保護的關系,轉方式調結構,促進漁業轉型升級,培育新型漁業經營主體和品牌建設,積極發揮資金政策、科技、苗種等支撐作用,加強監管,實現許昌市漁業高質量發展。

(一)優化養殖空間布局。強化規劃引導,科學合理布局漁業發展產能。按照禁止養殖區、限制養殖區、養殖區的劃分,分類落實相關政策措施,該退則退、宜養則養,推動形成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的養殖業發展新格局。穩定基本養殖水域,轉變現有養殖方式,推行水域灘涂養殖證管理制度,保障養殖場戶合法權益,實施依法治漁。

(二)改善水產養殖環境。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統籌協調漁業生產與環境保護,提升養殖生產條件,控制養殖容量和生產規模,加大養殖尾水治理力度,推進水產養綠色發展。發揮大水面養殖以漁控草、以漁抑藻、以漁凈水的生態優勢,提升環境質量,實現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統一、和諧共贏。

(三)提升漁業綜合效益。以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穩定池塘養殖,調減水庫湖泊養殖。加快池塘微流水養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集裝箱式養殖、大水面增養殖、蓮漁綜合種養等漁業發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推廣普及和綜合應用,不斷提升現代漁業生產水平。大力引進推廣國內外名優水產品種,實現養殖品種良種化、產品優質化,促進農民增收、漁業增效。積極發展增殖漁業、休閑都市和觀光漁業,不斷拓展漁業發展空間,提高漁業綜合效益。

(四)推進水產養殖產業化。加大漁業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力度,提升養殖規范化、標準化水平。加強漁業新主體、新產業、新業態培育,構建現代漁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鼓勵申報創建“三品一標”水產品,積極發展本土水產品牌,提高水產品市場競爭力和產業效益。積極推進科技興漁,加強與國內相關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現代科技信息技術應用,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五)提升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堅持“產出來”與“管出來”相結合,走綠色興漁、質量興漁道路,嚴格落實漁業生產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強化養殖投入品管理。大力開展無公害水產品認定,不斷提升水產品質量保障水平;加強水產養殖用藥的指導和監管,加大水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力度,確保監測合格率達到97%以上,確保讓消費者吃上放心水產品。 

第十三節 產業發展的對策

一、大力發展生態健康養殖

持續開展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活動,到2030年全市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示范場10個。大力發展池塘標準化養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大水面生態增養殖、魚菜共生、農林牧漁融合循環等生態健康養殖模式,積極推廣疫苗免疫、生態防控措施,加快推進水產養殖用獸藥減量行動。推動用水和養水相結合,對不宜繼續開展養殖的區域實行階段性休養。實行養殖小區或養殖品種輪作,降低傳統養殖區水域灘涂利用強度。 

二、提高養殖設施和裝備水平

以池塘標準化養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等生態健康養殖設施建設為重點,大力實施標準化改造,完善循環水和進排水處理設施,支持生態溝渠、生態塘、潛流濕地等尾水處理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探索建立養殖池塘維護和改造長效機制。鼓勵水處理裝備、池塘循環水養殖裝備、集裝箱養殖裝備、養殖產品收獲裝備等關鍵裝備研發和推廣應用。推進智慧水產養殖,引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與水產養殖生產深度融合,推進數字漁業發展。

三、完善養殖生產經營體系

大力培育和壯大養殖大戶、家庭漁場、專業合作社、水產養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引導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優化養殖水域灘涂資源配置,加強對養殖水域灘涂經營權的保護,合理引導養殖水域灘涂經營權向新型經營主體流轉。健全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聯結機制,發展漁業產業化經營聯合體。引導鼓勵支持水產行業協會發展,建立健全水產養殖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養殖戶與現代水產養殖業發展有機銜接。

四、規范種業發展

鼓勵選育推廣優質、高效、安全的水產養殖新品種。加快推進水產原(良)種場“育繁推一體化”建設,到2030年建成市級的水產(原)良種場1個,建成縣級魚類苗種場或示范場2個,水產良種覆蓋率達到75%以上。積極引進名優水產品種,重點發展黃河鯉、武昌魚、青蝦、河蟹、草魚、鱸魚、甲魚等優勢水產品種,使其形成優勢產業。強化水產苗種生產許可監管,嚴肅查處無證生產,切實維護良好的漁業市場秩序。

五、促進三產融合發展

以許昌眾潤等養殖大戶、水產養殖龍頭企業為依托,鼓勵企業完善和建立種養加利益聯結機制,推動養殖、加工、流通、休閑服務等一二三產業相互融合、協調發展。在鄢陵、長葛、襄城等城鄉周邊、水自然資源條件較好的地方,建設以休閑、垂釣、餐飲、觀賞水族為主體的都市型漁業,以綠色優美自然風光與樸實漁家生活相交融為主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導產品和支柱產業。

六、加強疫病防控

落實全國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健全水生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加強監測預警和風險評估,強化水生動物疫病凈化和突發疫情處置,提高重大疫病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加強縣級水生動物防疫機構建設,完善漁業官方獸醫隊伍,全面實施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和監督執法,推進無規定疫病水產苗種場建設。加強漁業鄉村獸醫備案和指導,壯大漁業執業獸醫隊伍。

七、強化投入品管理

強化水產養殖用飼料、獸藥等投入品質量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劣水產養殖用飼料、獸藥的行為。將水環境改良劑等制品依法納入管理,建立健全水產養殖投入品使用記錄制度,加強水產養殖用藥指導,嚴格落實獸藥安全使用管理規定、獸用處方藥管理制度以及飼料使用管理制度。加強對水產養殖投入品使用的執法檢查,嚴厲打擊違法用藥和違法使用其他投入品等行為。

八、加強質量安全監管

強化水產品質量安全屬地監管職責,落實生產經營者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加大產地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查力度,深入排查風險隱患。加快推動養殖生產經營者建立健全養殖水產品追溯體系,鼓勵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產經營信息。推進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支持養殖企業和漁民合作社開展質量安全承諾活動,建立誠信檔案。加快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產品認證,到2030年爭取建設無公害水產養殖基地和認定注冊水產品15個。

九、加強政策支持

要引導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籌集資金,增加對水產業的投入。各地要對水產業的發展做出合理規劃,要將水產業作為投入的重點之一,在基本建設投資、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綜合開發、“菜籃子”工程等支農資金上向水產業傾斜,用于水產良種繁育基地、病害防治網絡、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名特優水產品高產高效示范區建設等。金融部門要不斷拓寬支持水產業開發的渠道,增加對水產業的貸款,支持水產生產。鼓勵和吸收社會閑散資金支持水產開發。

第五章 環境影響評價專項說明

第十四節 環境影響分析

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在科學評價水域灘涂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力的基礎上,明確了養殖功能區,合理布局水產養殖生產,穩定基本養殖水域,保護水域生態環境,保障環境生態安全,規劃實施對現有生態環境總體產生正面影響,個別小范圍負面影響可通過一定措施加以控制。

一、有利影響

規劃提出了禁養區和限養區,設定了發展底線,有效保障了許昌市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受到嚴格保護。同時,積極引導池塘養殖生產者從相對分散的家庭式養殖向相對集中的集約化、規?;?、現代化、精準化養殖轉變,大力發展工廠化養殖。劃入養殖區的池塘、河流養殖方式從投餌飼養向生態增養轉變,注重容量調控和生態修復,實現全市水產養殖業生態健康發展,促進增效增收,有利于資源環境的保護。

二、潛在不利影響

水產養殖中殘餌、排泄物等養殖廢物會對水質和底質產生影響。規劃中提出限制養殖區實行增殖和休閑漁業,污水低濃度或零排放;養殖區實行養殖尾水達標排放和生活垃圾回收處理,在提高生產率和水產品品質的同時,實現清潔生產的目標。加強沉積物處理利用研究,實現底泥的資源化利用,優化飼料配方及投喂方式,減小餌料系數,提高飼料利用率,改變單一的精養模式,采用有效的養殖模式等,最大限度減小沉積量。養殖場應加強綠化配套,合理布局養殖池和廠房,養殖尾水可通過沉淀、過濾、生物凈化等方法處理,達到指標規定值方可排放,采用的尾水處理方法不得新增污染物;養殖池和沉淀池應定期排干、曝曬、消毒,曬干的底泥外運安全處置,禁止外排。水產養殖和育苗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其他固體廢棄物,主要包括死亡魚蝦、殘存飼料、養殖動物糞便等,應妥善處置,禁止隨養殖尾水一起排放。

三、養殖環境影響分析

本次規劃養殖水域灘涂一級類功能區3類,其中,養殖區面積2868.65hm2,劃定三級類功能區4類,包括池塘(坑塘)養殖區、湖泊養殖區、水庫養殖區和其他養殖區。

(一)池塘養殖環境影響分析。池塘養殖過程換水及清塘時產生的大量尾水。漁業養殖尾水的主要污染物為懸浮固體、無機氮和磷酸鹽。污染物的主要來源為殘餌和魚蝦的排泄物。養殖過程大量飼料投入以及魚類的排泄物長時間積累,會導致池塘內的水污染比較嚴重,養殖尾水的直接排放將影響附近水體的營養化程度。池塘養殖尾水未經處理禁止排入周邊河流等水體。建議使用循環水養殖模式,主要原理為將養殖尾水排放到人工修建的濕地里,經過濕地的凈化,再將凈化的水體引入到養殖池塘,實現水體的循環利用。

(二)水庫(湖泊)養殖環境影響分析。建議進行多品種的增殖放流改善水域生態群落結構,不同的放流種類不僅可以利用天然水域中不同層次的餌料,而且其自身可成為不同魚類的餌料,從而改善水域生態群落結構,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修復。因此,增殖放流的養殖模式有利于改善河流的生態環境,由于人工增殖放流是對自然的干預,增殖放流應按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術規程》進行開展,不能盲目放流,對投放的數量進行控制。

第十五節 環境保護對策

一、落實水產養殖管理制度

認真落實《水域灘涂養殖使用證》為基礎的水產養殖管理制度,全面做好養殖水域灘涂使用審批、養殖證發放登記工作。加強養殖水域灘涂用途管制,保護養殖水域和水域資源,嚴格執行禁止養殖區、限制養殖區劃定規定和管理措施,科學利用適養水域開展綠色低碳水產健康養殖。切實維護養殖生產者的合法權益,未經批準,不得擅自改變規劃水域的養殖使用功能。

二、發展生態高效健康養殖

按照“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和“開發與保護相結合”原則,在水域規劃的主功能與養殖功能不發生矛盾時,可利用資源開展生態健康的養殖生產,增加漁民收入。大力發展池塘循環水集約化養殖和池塘網箱立體等生態高效健康養殖模式。積極推廣應用養殖尾水處理和循環水養殖技術,加快水產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不斷提升和改善養殖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養殖環境。認真落實農業部《水產苗種管理辦法》,加強苗種生產管理,保障水產良種供給。嚴格遵守水產養殖休藥期制度,強化水產品藥殘檢,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 

三、嚴格實施污染物削減和控制方案

開展各流域污染源詳查工作,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嚴格實施污染物削減和控制方案,對于不能達到排放標準要求的養殖區,應限期治理。同時,加強重點流域綜合整治。完善流域治理機制,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統籌流域、區域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重點抓好北汝河、潁河、雙洎河、清潩河、沙河、清流河、清泥河等水污染防治,嚴禁養殖尾水污染水體。加強養殖區的水資源的水質和養殖排放監測,實時監控養殖情況,及時應對養殖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

四、大力推廣無公害養殖

為降底殘餌對池塘水體影響程度,池塘養殖過程應推廣使用優質配合飼料,堅持“定時、定點、定質、定量”的四定投飼原則,同時根據不同季節、天變化氣、水質(水色、透明度、溶氧等)和魚類的生長情況等,適時調整日投餌量,提高餌料利用率,減少浪費,預防殘餌對水質的污染。魚病防治要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倡導生態綜合防治和使用生物制劑、中草藥防治,嚴禁使用硝酸亞汞、孔雀石綠、痢特靈等違禁藥物,選擇使用高效、低毒、無殘留的藥物,減輕藥物對水體的污染。在養殖池塘中應配備相應功率的增氧機,利于加快池塘水體中有機物質的分解,減少有機物沉積,促使池水作垂直對流和水體間的物質循環,逸出池水中溶解的硫化氫、氨氮等有毒氣體,使水體溶氧均勻分布,調節水質。建立獨立完善的進排水系統,不亂扔病、死魚,注重排放生病魚池的池水,防止對其他魚池造成交叉感染。在池塘中種植一些水生植物凈化水質,吸收部分營養物質,抑制藻類生長,創造一個有利于魚類生長的生態環境。積極推廣無公害養殖技術和生態養殖模式,精準投放有益菌,通過有益生物活性細菌,有效抑制或殺死水體內和養殖魚類中的某些有害致病菌,保持水體清新鮮嫩。

五、加強養殖區域環境容量的測算和分析

養殖之前對具體養殖區域環境容量進行測算和分析,了解該區域水體環境對污染負荷的承載能力,確保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污染負荷不致于超過水體環境的自凈能力。在此基礎上決定養殖品種、養殖密度和養殖模式,合理調整和優化養殖結構,利用不同養殖生物的生理特性,充分考慮其食性及對營養利用的差異進行多品種混養,使得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有效合理。利用不同品種所處的生態位差異來分級利用營養物質,維系養殖水域的生態平衡,且充分發揮養殖水體環境的生產潛力。

六、加強養殖尾水處理

按照集中和分散處理相結合的原則,因地制宜地加快區域養殖尾水處理配套設施建設,推進工廠化節水養殖、池塘循環水養殖等模式的發展。水產養殖項目應配套建設養殖尾水收集、處理排放設施,妥善處置養殖淤泥,確保養殖尾水達標排放,預防和控制環境污染及生態破壞。養殖池塘應進行防滲處理,防止養殖尾水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需向流域排放尾水的,應當根據相關規劃、水動力條件和有關規定,合理利用水體自凈能力,科學論證排水口的設置。水產養殖連片聚集區內的水產養殖項目,養殖尾水應依托聚集區內環?;A設施進行集中處理和排放。加強養殖區的水資源的水質和養殖排放監測,實時監控養殖情況,及時應對養殖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

第十六節 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要求

一、生態保護紅線

限制養殖區內不宜開展改變水資源、水環境自然狀態的養殖活動,如飼養濾食性和吃食性魚類,開展網箱、圍網等投餌養殖等,確需開展的應經相關管理機構審核后,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報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限制養殖區內可開展漁業增殖放流和適度發展休閑漁業,增殖、捕撈、休閑漁業相關活動,不得破壞河流等水域生態系統完整性和生物多樣性,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實行增殖和休閑漁業污水低濃度或零排放,限制養殖區執行《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1989)》、《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術規程》(SC/T9401-2010)等。

本次規劃符合河南省生態保護紅線的管理要求,在具體引入產業項目時,要認真執行《河南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的規劃要求。

二、環境質量底線

本次規劃主要任務為在合理布局水產養殖,促使水產養殖有序的發展,以達到改善環境的目的。規劃提出了禁止養殖區,有效保障了具有特殊功能的水體環境,可促進區域水體環境的改善。本規劃養殖區主要位于零散分布的池(坑)塘水域等。許昌市主要河流為北汝河、潁河、雙洎河、清潩河、沙河、清流河、清泥河等。根據其水質現狀資料,水環境容量較小,應減少水產養殖對其污染,符合區域環保要求。今后實施具體養殖項目時,應考慮養殖水體的水環境容量,合理投放養殖規模,超標水體禁止養殖,同時不得向超標水體中排放養殖尾水。

三、資源利用上線

本次規劃養殖區域不占用重要生態功能區水域,養殖尾水要求處理達標后排放或進行循環利用,對超標的水體禁止進行養殖活動,同時不得向超標水體排入養殖尾水,故本次規劃符合資源利用上線的要求。

四、環境影響評價

從事水產養殖的各級各類項目,必須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和要求,及時辦理相關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并完成環評備案或取得環評批復。

第六章 保障措施

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制度是漁業管理的基本制度,是水產養殖業發展的布局依據,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為了保證《規劃》的順利實施,提出如下保證措施。

第十七節 加強組織領導

《規劃》的實施必須在許昌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水利、交通、科技、財政、發展與改革等政府部門的行政職能,建立以許昌市水產管理部門為主,多個行政部門聯合參與的協調合作聯動機制,加強對規劃的監督、協調等管理。

1.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切實把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納入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工作內容,強化屬地責任,制定工作方案,明確任務分工,細化工作措施,確?!兑巹潯酚行嵤?,加快推動形成具有許昌市區域特色的水產養殖綠色發展新局面。

2.強化部門合作。各地水產管理部門要加強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水利、交通、科技、財政、發展與改革等部門的溝通協作,采取綜合措施,加強對養殖水域灘涂環境的監管,形成合力,促進現代漁業持續健康發展。

規劃批準后,未經規定程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更改,各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定期對規劃實施情況開展評估,因生態安全等原因,養殖水域灘涂環境發生重大改變確需修改的,由許昌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修改建議。

第十八節 強化監督檢查

養殖水域灘涂使用應嚴格依據規劃進行監督管理,嚴格限制擅自改變養殖水域灘涂使用用途,對開展生態保護或工程建設項目等占用規劃內養殖水域灘涂的,必須征求許昌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意見,按照有關要求對規劃進行修訂后實施,造成養殖生產者經濟損失的應依法給予補償。為加快推進漁業轉型升級,發展許昌市水產養殖業,必須采取以下措施:

(一)落實養殖水域灘涂使用審批制度。像保護基本農田一樣保護重要養殖水域,嚴禁擅自改變養殖水域灘涂用途的行為,依法保護水產養殖者的權利。加強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強化養殖水域灘涂使用管理。

(二)加強養殖投入品監管。對化學投入品經營銷售單位進行清查備案,對禁用漁藥進行專項查處,對有毒有害物質殘留物進行抽查檢測,對養殖飼料、飼料添加劑和漁藥使用情況進行全過程監管,實現水產養殖投餌規范用藥,全面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三)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全面落實《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范》,推行“生產記錄”、“用藥記錄”、“銷售記錄”三項記錄制度,監督指導生產者按要求開展水產養殖,規范水產養殖行為。

第十九節 加強生態保護

為了實現許昌市水產養殖生產、生態協調發展,必須采取以下措施:

(一)合理調整和規劃養殖生產布局。對不符合區域布局規劃和養殖密度過大的養殖場所進行調整,逐步淘汰資源消耗大、尾水排放超標的落后養殖模式。整治改造低產老化、進排水系統不合理的池塘,積極發展節水、節地、節能、減排、生態、高效、安全的循環養殖模式,構建生態、安全、綠色、環保、可持續的水產健康養殖模式以及相關技術支撐體系,使養殖規模和密度符合環境容量和養殖容量的要求,養殖品種結構漸趨合理,水質達到國家標準,水域灘涂環境得到保護和改善。

(二)加強水資源的水質監測。在主要水域灘涂增養殖區建立監測站位,定期監測養殖池塘水質變化情況,參照《漁業水質標準》等,嚴格控制工業“三廢”、農牧業和漁業生產自身對水域資源的污染,有效控制污染物超標排放。

(三)提高養殖技術水平。大力推廣底部增氧、飼料應用、農漁綜合種養等新技術,配合使用微生物制劑、底質改良劑等,通過擴大優良品種放養、示范減排技術,改善水體環境,實現水產養殖清潔生產。

第二十節 其他保障措施

一、強化宣傳教育

《規劃》的實施關乎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關乎廣大養殖生產者的切身利益,各地要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和報刊等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利用各種渠道搞好具體解讀,使廣大干部群眾充分認識規劃的目的意義,了解規劃的內容要求,積極投身水域灘涂的保護與開發,自覺執行規劃,嚴肅維護規劃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深入宣傳《漁業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水產品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加強對水產養殖從業者的教育培訓,正確引導生產者進行生態養殖、健康養殖,實現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

二、強化政策扶持

各地要認真落實單位和個人開發水產養殖的農業用地、用電、用水等優惠政策,加快漁業發展。保護水產養殖基地,嚴格限制征用。支持鼓勵發展群眾性生產、經營互助組織,建立鮮活水產品“綠色通道”,改善水產品流通環境。加大對規?;】叼B殖基地、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基地建設及水產新技術引進、示范推廣等投入力度,增強漁業發展后勁。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特別是民營資本參與漁業建設,建立多元化的投資渠道。開發利用現有水域資源及新建水產品加工企業和批發市場,凡符合土地利用總規劃的,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要依法做好用地審批和供地服務工作。

三、強化科技推廣

積極開展新技術引進、試驗、示范,大力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新技術、新設備、新模式。定期開辦各類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積極推廣和普及名特優新水產品養殖技術,提高廣大漁民的養殖技術水平。深化基層水產推廣體系改革,建立健全漁業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程新技術服務體系,增強科技服務能力。

四、加強隊伍建設

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加強漁業推廣人才隊伍建設和素質能力培養,增強漁業發展的人才支撐。一是健全技術推廣體系。建立健全縣(市、區)、鄉(鎮)水產技術推廣體系,加大設施設備投入,保障工作經費和人員工資等,調動人員工作積極性,加快漁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和應用。二是提高隊伍素質。加強漁業技術學習培訓,切實提高漁業工作人員履行水產病害的測報、防治、水產品質量監測、水產技術普及推廣等能力及服務鄉村振興和新農村建設的能力。

第七章 附  則

第二十一節 關于規劃效力

1.《許昌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9-2030年)》經許昌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具有法律效力,各級部門必須嚴格執行。

2.《許昌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9-2030年)》自許昌市人民政府批準之日起實施。

第二十二節 關于規劃附件

本規劃形成的有關附表和附圖,具有與許昌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文本同等的法律效力。

附件:許昌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表



手機掃一掃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