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色影院}-韩国伦理电影网站,国产无遮挡a片又黄又爽,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国产,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无遮挡又色又刺激的视频直播,亚洲黄色国产片子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公報 > 2020年 > 第二期

許昌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許昌市打造中原文化高地提升精神文明水平實施方案的通知

【信息來源:【作者:【信息時間:2020-08-31 11:49  閱讀次數: 】【字號 】【我要打印】【關閉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現將《許昌市打造中原文化高地提升精神文明水平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2020年4月24日               


許昌市打造中原文化高地提升精神文明水平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講好“許昌故事”,打造中原文化高地,提升精神文明水平,全力為我市“宜居之城”建設凝聚精神動力、貢獻文化力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高質量發展,以守正創新為動力,以文旅融合發展為主線,以提供更為豐富的文化和旅游產品為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均衡,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著力打造中原文化高地,提升精神文明水平,以強大的文化力量助推我市“宜居之城”建設。

(二)基本原則

——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放在突出位置,著力培育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加快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弘揚以“誠信、包容、開放、創新”為核心的許昌精神,創排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精品,服務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用先進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堅持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并進,使文化更有活力、旅游更有魅力,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保”“用”并舉、以用促保。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有效保護、活化利用優秀文化遺產,讓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融為一體,發揮文化遺產不可替代的優勢和作用,展示文化遺產的內在價值和獨特魅力。

——守正創新、培育特色。立足許昌文化資源稟賦和發展現狀,挖掘許昌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精髓、內涵特質,實現向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力爭形成特色鮮明、效果突出的文化品牌。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發揮政府在頂層設計、規劃指導、政策制定、平臺搭建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堅持公共投資和市場融資相結合、政府興辦和群創群辦相結合,鼓勵引導社會組織、機構和個人興辦公益性文化事業,調動社會和民間投資文化產業的積極性,形成政府主導、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文化建設新格局,實現共建共享。

(三)主要目標

通過實施七大工程、26項重點任務,促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特色資源整合利用、產品供給豐富多樣、文化旅游蓬勃發展、文明創建深化拓展,推動精神文明水平全面提升,重點文化場館提檔升級,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功能,構建覆蓋城鄉的15分鐘“文化圈、閱讀圈、志愿服務圈”,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社會化、數字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

2021年年底前,市、縣兩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全部達到國家二級館以上標準,鄉、村兩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面達標,各級各類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效能發揮明顯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取得明顯成效,群眾文化獲得感明顯增強,人均公共文化財政支出達到160元以上,城鄉居民文化娛樂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的比重達到4.2%以上。健全重點藝術創作工作機制,不斷推出文藝精品力作;深入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和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在中心城區建立15分鐘“文化圈”;推動縣(市、區)“城市書房”建設,加快推進縣(市、區)鄉(鎮、辦)圖書館分館建設,進一步提升基層農家書屋建設水平和利用實效,逐步形成城鄉15分鐘“閱讀圈”。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全面提高文旅產業綜合效益,全市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突破230億元,占GDP比重達6.6%以上;持續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眾生活質量,確保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2025年年底前,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文化設施布局更加合理,各類公共文化場館進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和手段更加豐富,全社會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格局基本形成,群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滿足,建成覆蓋城鄉的15分鐘“文化圈”“閱讀圈”“志愿服務圈”,人均公共文化財政支出、城鄉居民文化娛樂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的比重排名進入全省第一方陣。藝術創作生產機制更加健全,基本形成文藝創作活力迸發、優秀作品不斷涌現、文化活動精彩紛呈的文藝發展新局面。全市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突破320億元,增幅高于全市GDP增長幅度。誠信建設、志愿服務更加規范化、制度化,新時代文明實踐深入人心,示范引領作用更加凸顯,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深入,社會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公共文化服務提升工程

1.構建15分鐘文化圈。加快推進城區公共文化基礎設施規劃編制,加強市、縣(市、區)、鄉(鎮、辦)、村(社區)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建設,持續推進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重點文化館舍提檔升級和優化服務,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標準化體系,提升城鄉公共文化設施服務效能。2020年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2021年年底前,市、縣兩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全部達到國家二級館以上標準,全市鄉(鎮、辦)、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部達標,建設特色文化分館70個以上。持續開展送戲下鄉、公益電影放映、紅色文藝輕騎兵基層巡演等文化進基層活動,促進城鄉文化均衡發展。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機構服務特殊群體的設施設備和服務項目。公共圖書館每年開展流動服務不低于50次,文化館每年組織流動演出12場以上、展覽10場以上。組織推動鄉(鎮、辦)綜合文化站、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每年組織群眾文化活動不少于12次。基層群眾參與文化活動覆蓋率2021年年底達到40%以上,2025年年底達到80%以上。(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2.構建15分鐘閱讀圈。繼續深入推進“書香許昌”建設,結合城區人口分布,謀劃建設一批“城市書房”;結合鄉、村實際,建設鄉(鎮、辦)圖書分館、村(社區)圖書服務點,完善圖書閱讀設施;著力打造15分鐘“閱讀圈”,讓城鄉居民充分享受便捷的圖書閱讀服務。成立全民閱讀指導委員會,建立圖書閱讀推廣組織,廣泛開展線上線下閱讀推廣活動,營造書香濃郁的文化氛圍。(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3.構建15分鐘志愿服務圈。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立市縣兩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志愿服務聯合會,成立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完善工作機制,整合各種資源,搭建社會化志愿服務工作平臺。舉辦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培育扶持一批優秀志愿服務項目。分級分層開展志愿者骨干培訓,廣泛開展有針對性、專業化的志愿服務活動。加強文化志愿服務隊伍規范化管理,成立文化志愿者協會,構建四級文化志愿者服務體系。在全市村(社區)推行宣傳文化管理員、協管員、輔導員“三員”工作制,實現公共文化精準服務。深入推進“尋找村寶”活動,實施“千人培訓”計劃,爭取三年內培養鄉村文化能人3000名以上,到2021年,基本實現每個村(社區)有1名以上宣傳文化骨干,到2025年,每個村(社區)有1支品牌文化團隊,實現“送文化”向“種文化”“創文化”轉變。(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4.加強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豐富“i許昌”“百姓文化云”等平臺文化內容,努力構建全市統一的數字化文化服務平臺。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館配備數字化設備,建好網站、微信服務平臺,開展“訂單式”“菜單式”服務。繼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一體化辦公平臺”運用,實現活動開展的實時化監管、檔案材料的自動化收集。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圍繞全民閱讀、全民藝術普及、文物數字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數字化等主題,開展數字化加工,以音頻、視頻、數字資源等形式提供豐富的數字化服務體驗項目。(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5.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建設。進一步健全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制,市縣財政設立專項資金,加大支持力度。積極推進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探索開展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化運營試點工作,通過委托或招投標等方式引入專業社會組織或企業參與公共文化設施的管理、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從2020年起,持續開展“教你一招”全民文化藝術普及活動,引導鼓勵社會組織、團體積極參與,不斷提升社會力量參與水平。加強文化類行業協會、民辦非企業等新時代文化建設重要力量的培育引導和扶持管理,進一步拓寬公共文化服務來源渠道。(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財政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6.構建文藝精品創排體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完成《灞陵橋》《百花谷》《丑娘》《憾天情》《曹操與藍鶯兒》等劇目加工提升和《大村官》《望母塔》《少年甘羅》《情融黃泉》等新劇以及歌曲《小村來客》、舞劇《農歷》創排,突出創造時代特色、地域特色。精選劇目參加河南省戲劇大賽;持續舉辦許昌市戲劇大賽、青年戲曲演員大賽等活動。加強現實題材創作,推出一批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藝作品,尤其是要結合全國上下抗擊疫情、共克時艱的特殊背景,創作一批小戲小品、歌曲、舞蹈、詩詞等,謳歌我市涌現出的模范人物。不斷完善創排體系,持續推出文藝精品,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藝術發展成果。(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7.健全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機制。建立總量充足、結構合理、渠道多元的公共文化經費投入機制,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測算常住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所需資金,并列入財政預算,保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運行經費投入。采取公開招聘、政府購買崗位等方式,補足配齊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所需人員。完善村(社區)宣傳文化協管員配備及財政專項補貼,推行“鄉聘村用”機制試點,促進村級文化協管員能力提升。依托“千人培訓計劃”提升業余文化愛好者能力素質,扶持業余文化隊伍建設,提升群眾自辦文化的能力和水平。健全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向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轉化的機制,深入挖掘我市三國曹魏文化、大禹文化、鈞瓷文化、中醫藥文化、花木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凝煉精神內涵,通過融入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融入公共文化設施、城市景觀,融入文藝創作,融入群眾生活,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牽頭單位: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二)實施旅游提質工程

8.提升景區品質。堅持A級景區創建與品質提升并舉,充分挖掘、整合利用景區資源優勢,豐富旅游產品,優化旅游體驗,提升品牌形象;加強景區與非遺項目、文藝團體的融合發展,開發文化觀光、文化體驗、旅游文藝演出等特色文化旅游產品,提升景區內涵;完善旅游景區外部交通公共標識系統,健全游客中心服務功能,提升景區環境質量和服務水平,到2025年年底前,全市A級旅游景區新增10個以上,至少達到40個。(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9.發展鄉村旅游。依托綠水青山、田園風光、傳統村落、民俗文化等資源稟賦,充分挖掘鄉村生態、歷史、人文、建筑等內涵,大力發展休閑觀光、創意農業、農事體驗、特色民宿等產品業態,推動旅游發展與鄉村振興及美麗鄉村建設深度融合,鄉村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發展。遴選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的村鎮,作為全市鄉村旅游示范村鎮進行重點培育,通過規劃引領發展、項目支撐建設、文化豐富內涵、節慶彰顯特色、管理提升品位、宣傳擴大影響,建設一批特色民宿村、紅色記憶村、觀光農業村、生態康養村、創客體驗村,打造鄉村旅游特色品牌。2025年年底,全市省級特色生態旅游示范鄉鎮達到5個以上、鄉村旅游特色村達到20個以上。(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10.發展全域旅游。圍繞“全領域規劃、全資源利用、全產業融合、全要素聯動、全社會參與、全方位服務”的目標,積極對接“鄉村振興”、“鄭許一體化”等發展戰略,以曹魏古城為核心,輻射帶動全域發展,把我市打造成為宜居宜游、主客共享的全域化旅游目的地。督促指導鄢陵縣、魏都區嚴格按照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導則和驗收標準,重點圍繞旅游體制機制、資源空間、產品供給、市場秩序、公共服務等,優化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力爭創建成功。(牽頭單位:鄢陵縣政府、魏都區政府;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11.開發研學旅游。開發文旅資源教育功能,用好人文景區、遺址遺跡、文化場館、名村名鎮等文化旅游資源,推出以文化景區、文化場館為主的歷史文化類研學旅游,以鄉村旅游重點村鎮、休閑觀光園區為主的農事體驗類研學旅游,以古鎮古街、傳統村落為主的傳統文化類研學旅游,以紅色景區景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主的紅色文化類研學旅游,打造研學旅游精品項目、精品課程、精品線路,建設一批研學旅游目的地和研學旅游示范基地。(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教育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三)實施文旅產業發展工程

12.建立文旅消費綜合服務平臺。強化公共文化消費平臺的建設運營,進一步豐富文旅產品的種類,吸納特色企業和優質產品入駐。構建一站式多功能服務體系,引導并幫助文旅企業開展精準營銷,提供個性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建立完善的分銷網絡,在優化平臺功能的基礎上精準對接市民的文旅消費需求,提升用戶全流程體驗,打造新型文旅消費模式。2021年實現平臺入駐企業100家。到2025年,將平臺打造成為產品多樣、服務完善、資源匯集的綜合性文旅產業發展平臺。(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財政局;責任單位:市文化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13.加快推進重點項目招商和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原則,加大開放招商力度,開展精準招商活動。充分利用三國文化旅游周、花博會等重大節會舉辦招商專場,引進社會資本投入,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提升文化創意產業園管理運營水平,進一步豐富產業園服務項目,提升企業滿意度,助力企業更快更好發展,2021年入駐企業過百家,到2025年將文化創意產業園打造成為省級以上產業孵化示范基地,產業園整體稅收水平邁上新臺階。(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14.辦好文創大賽。進一步提高“魅力中原(許昌)”文化旅游創意大賽的參與度,提升大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逐步將大賽辦成地域性品牌賽事。對大賽評選的優秀作品、特色文旅產品、農副產品進行全新設計包裝,著力打造“許昌禮物”特色文創品牌,實現文創產品的市場化運作。(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財政局;責任單位:市文化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四)實施文旅品牌打造推廣工程

15.打造三國曹魏文化品牌。強化三國文化理論支撐,建立曹魏古城文化建設顧問組和三國曹魏文化研究所,深度挖掘歷史文化元素,形成一批有較高理論價值和影響力的研究成果,不斷增強三國曹魏文化品牌生命力。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提升游客體驗感、參與度,打造魏都文化旅游品牌。依托曹魏古城打造“潁川江湖鎮”飲食文化廣場、曹魏文化藝術演出團體、護城河經濟帶。借助我市文廣旅系統新媒體宣傳聯盟及相關媒體平臺,大力宣傳“曹魏故都-智慧之旅”文化旅游品牌。(牽頭單位:魏都區政府;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16.打造禹州鈞瓷文化品牌。加大鈞瓷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力度,加強鈞瓷文化理論學術研究,努力打造全國鈞瓷文化高地。堅持“陽春白雪、國之重器”和“走近百姓、融入生活”產業發展方向,實施精品戰略、品牌戰略、雙創戰略,加強鈞瓷研究院建設,深化與景德鎮陶瓷大學等高等院校戰略合作,加快推動鄭州輕工業大學禹州校區建設,大力推進鈞瓷文化產業創意設計、全面創新和全鏈條人才培養培訓,強力推動鈞瓷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神垕古鎮保護開發建設,以創建國家5A級景區為抓手,高標準編制規劃設計方案,大力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完善提升基礎功能設施,樹立神垕古鎮IP品牌,努力打造國際陶瓷文化小鎮、國際鈞瓷文化旅游體驗目的地和世界陶瓷藝術圣地。持續辦好鈞瓷文化旅游節,積極參與省“黃河之光”文創大賽,加強鈞瓷文化宣傳推介,借助全媒體宣傳平臺,深化與高等院校、行業協會和各大瓷區交流合作,適時舉辦鈞瓷文化高端對話、特色展覽等活動,努力打造國際性陶瓷藝術盛會。(牽頭單位:禹州市政府;責任單位:市鈞瓷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17.打造鄢陵生態文化品牌。充分發揮鄢陵生態文化優勢,加快推進鄢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黃河故道國家健康養老示范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中原夢想城等重點項目建設。突出鄢陵文化特色,打造花木生態文化、健康養生文化、特色餐飲文化,采取示范帶動、以點及面的方式,全面推進文化旅游項目建設。持續做好中原花木交易博覽會、蠟梅文化節、花都之春(櫻花節、桃花節、郁金香節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動,利用新聞發布會、地推活動等方式,對鄢陵IP形象、品牌LOGO、宣傳口號、文創產品等進行宣傳推介,提高鄢陵縣生態游、全域游整體形象。(牽頭單位:鄢陵縣政府;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五)實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工程

18.加大三國文物古跡保護利用力度。深化三國文物古跡調查研究,編制許昌三國文物古跡開發利用規劃,推進實施三國文物古跡保護展示工程,增加一批新的三國文化景區景點,開發并推出三國文化旅游環線,進一步展示我市三國文物古跡的價值和內涵,大力傳承弘揚許昌三國文化。(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19.推進重要文物研究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做好我市重要文物古跡研究保護工作,加大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建設,推進實施靈井“許昌人”考古遺址公園、十里廟仰韶文化遺址公園、鈞臺鈞窯址考古遺址公園等;做好夏文化研究和禹州瓦店遺址的考古發掘研究工作。(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20.加強文物保護展示利用。加大文物保護展示利用工作力度,研究制定我市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政策措施,積極爭取各級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每年編制文物保護方案10個以上,實施重點文物保護項目10個以上,確保修繕后的文物保護單位有序對外開放,文物保護成果惠及廣大群眾。(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財政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21.推進博物館體系建設。完成長葛市、鄢陵縣和襄城縣3個縣級博物館和4家特色非國有博物館建設,2025年我市博物館總數達到20家以上。組織開展博物館創A上星活動,進一步激發博物館活力,使博物館真正成為公眾了解歷史、增長知識、欣賞藝術、感受文化的宣傳、展示、教育、交流平臺。(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六)實施執法保障工程

22.提高廣播電視監管水平。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嚴格落實“三審三校”制度;加強日常安全播出管理,健全安全運行管理機制,提高廣播電視監測監管能力;建立安全播出綜合管理平臺,構建市、縣二級聯動節目監管、技術監測、安全指揮于一體的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管體系。(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廣播電視臺;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23.探索信息化政務服務運行新模式。深入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的落實,健全工作機制,確保文化旅游政務服務工作科學高效。實行行政審批工作“首席代表制”,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即辦件事項占比和“零跑動”事項占比,全面提高文化廣電旅游行政審批服務效能。(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市行政服務中心;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24.凈化文旅市場發展環境。推進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改革,嚴格落實“三項制度”,全面推行文化市場服務型行政執法。積極開展文化和旅游市場整治,嚴查違規經營活動,規范文旅市場經營行為,確保我市文旅市場平穩有序。(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七)實施文明提升工程

25.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建立完善先進典型選樹推介機制,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上宣傳,深入實施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實施“爭做時代新人、唱響奮斗之歌”典型選樹宣傳行動、紅色基因傳承弘揚行動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引領行動,深入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建立覆蓋全社會民眾的誠信體系,促進社會治理體系和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委政法委、市委網信辦、團市委、市發改委;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26.持續深化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實施文明創建深化拓展行動,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統領,深入推進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健全“五大創建”領導、共建、考核、激勵等長效機制,構建全面創建、全域創建、全民創建工作格局,持續提升城鄉文明程度,確保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確保如期完成縣級以上文明村鎮占比超過60%的目標任務。(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責任單位:市直有關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市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在“宜居之城”建設中的凝聚作用,各級各單位要建立工作臺賬,明確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責任人,將文廣旅項目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目標管理責任考核體系,與經濟社會發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組織實施、一同督促檢查、一同推進落實。(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責任單位:市直有關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二)提供政策支持。用足用活中央、省、市支持文化廣電旅游建設的政策措施,積極爭取各級各類專項資金,加大城市文明創建和文化旅游建設財政投入,同時引導各類投資機構準確把握政策,積極投資文化旅游領域。結合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委托專家進行制度設計課題研究,通過深入調研,制定出臺相關的政策措施、發展意見等。鼓勵各地結合新時代新形勢,出臺創新性舉措,強力推動文化旅游大發展。(牽頭單位:市財政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責任單位:市直有關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三)完善制度機制。建立健全人才引進選拔和培養機制,將文廣旅人才引進納入許昌市英才計劃,優化人才梯次結構。建立健全社會資金參與文化事業建設工作機制,大力推行社會化運作,吸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文化和旅游建設。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創新財政資金投入方式,明確各級文化廣電旅游建設經費投入責任、來源和比例,確保各級財政資金投入按照一定比例逐年提高,為全市文化廣電旅游事業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財政支持。(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手機掃一掃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