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色影院}-韩国伦理电影网站,国产无遮挡a片又黄又爽,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国产,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无遮挡又色又刺激的视频直播,亚洲黄色国产片子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公報 > 2020年 > 第二期

許昌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許昌市推進鄉村振興助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信息來源:【作者:【信息時間:2020-08-31 15:29  閱讀次數: 】【字號 】【我要打印】【關閉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現將《許昌市推進鄉村振興助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設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2020年4月24日              


許昌市推進鄉村振興助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設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建設“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工作部署,根據《中共許昌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快建設“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意見》(許發〔2019〕20號)、《中共許昌市委許昌市人民政府關于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實施意見》(許發〔2020〕3號)和《中共許昌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推進鄉村振興“5+10”工作方案的通知》(許農領〔2019〕4號)精神,結合我市鄉村振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和考察調研河南期間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市委七屆十次全會精神,以城鄉融合發展為引領,以縣域治理“三起來”為理念,以建設“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為目標,以生產、生態、生活“三生”融合為導向,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環境保護治理等工作,加快補齊農村環境突出短板,著力建設生態宜居鄉村。

二、重點工作

(一)推動農業綠色發展

1.建設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以實施綠色品牌農產品“五個一”(堅定一個目標、建立一套標準、完善一個體系、培育一個主體、打造一個品牌)行動計劃為核心,積極開展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加快建設優質專用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草畜、優質果蔬、優質濃香型煙葉等標準化基地,2020年全市建設8個綠色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種養基地,提高農業生產標準化水平。(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煙草專賣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2.推進農業標準體系建設。圍繞小麥、玉米、花生、果蔬、煙葉、中藥材、食用菌、畜產品、蜂產品等重點產業,制定涵蓋產地環境、育種、栽培、儲藏、加工、運輸全鏈條的地方標準。通過培訓講座、媒體推介、入戶發放等方式大力推廣,將無轉基因、無藥殘、無激素、無除草劑、無重金屬、無有害細菌等要求落實到位,提高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水平。統籌上下游鏈條,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標準、加工標準、流通標準和質量安全標準,推進不同標準間銜接配套,形成完整的標準體系。(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煙草專賣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3.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健全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加強質量安全監管、風險監測評估和全程追溯協作,推動追溯管理與市場準入相銜接,實現從“農田到餐桌”“養殖場到餐桌”全過程的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落實縣級政府屬地管理責任,以鄉鎮為基本單元劃分監管網格,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體系。加快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點,運用區塊鏈技術,推動追溯管理與市場準入相銜接,搭建全鏈條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實現產品“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安全可追溯、責任可追究”。持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加大監測抽檢的范圍頻次,及時消除風險隱患,堵塞問題漏洞。切實加大執法力度,全面開展線上巡查、現場追查、定期普查和雙隨機抽查,提升農產品質量監管水平。嚴格農業投入品管理,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在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探索建立農產品質量保障制度。(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4.發展綠色農產品品牌。建立綠色品牌農產品發展孵化基地,開展農業新技術新模式的研究探索和創新,試點性篩選優勢特色農產品進行品牌包裝開發。實施“許昌優農1+N”品牌培育計劃,加快培育許昌優質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推進以綠色食品為主導的“三品一標”建設,2020年力爭新增5個綠色食品、培育10個知名農業品牌。(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5.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實施農業領域“四個一百”專項行動,著力解決龍頭企業運行中遇到的突出困難,全市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穩定在100家以上。支持規范農民合作社發展,全市培育各類示范合作社200家。加快培育示范性家庭農場,提升農業規模化、集約化水平,增強綜合效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引導大學畢業生、外出務工人員等各類人才返鄉創業創新,領辦或創辦農民合作社。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聯合,吸引更多科研人員到許昌創業就業。支持科技人員以科技成果入股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實行股權分紅等激勵措施。(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6.發展智慧農業。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建立市級農業物聯網云平臺,加快精準農業、食品安全、溯源服務、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農機精準作業等物聯網示范項目建設。加強智能裝備的推廣應用,支持農業生產基地、規模化養殖企業建設智能化養殖基地。提升1824個益農信息社運營能力。加大對外合作,對接“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優質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引進先進農業科學技術,提高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加強與中民投的深度合作,扎實推進中民投許昌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發揮“智慧農機”作用,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8%以上。積極發展智慧氣象,提高保障服務現代農業能力。(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市氣象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二)發展生態循環畜牧業

1.推進養殖產業清潔化和生態化。推廣種養結合模式,鼓勵規模養殖場開發利用周邊農地林地資源,配套發展種植業生產,建設種養結合的家庭農場,就近消納畜禽糞污。優化調整畜禽養殖布局,擴大優質奶牛、肉牛生產規模,積極推進奶牛養殖小區牧場化轉型。積極開展示范創建,按照“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標準化、防疫制度化、糞污處理無害化”的要求,創建一批高質量的標準化示范場。2020年,建成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場15個。引導生豬生產向糧食主產區和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推廣節水、節料等清潔養殖工藝和干清糞、微生物發酵等實用技術,實現源頭減量。嚴格規范獸藥、飼料添加劑的生產和使用,嚴厲打擊違法違規使用獸用抗菌藥物的行為。(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2.加強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現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要按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配套建設與養殖規模相適宜的糞便污水防滲防溢流貯存設施,以及糞便污水收集、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積極引導散養密集區實行畜禽糞便污水分戶收集、集中處理利用。加強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集成,因地制宜推廣糞污全量收集還田利用等技術模式,鞏固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整治成果。利用好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完善配套大型沼氣工程、區域性糞污處理中心等糞污處理設施,積極推動沼渣沼液加工轉變為有機肥,促進種養資源無害化循環利用。全市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95%以上,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三)加強耕地質量保護

1.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2020年全市新建高標準農田21萬畝。全面普查“十二五”以來已建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遺留問題和損毀情況,統籌推進整改。做好已建高標準農田摸底評估和上圖入庫工作。(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水利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2.加強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按照每10萬畝設置1個監測點的密度建立健全耕地質量監測網絡,優先在種糧大戶、種植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流轉土地中設置監測點,建立耕地質量動態監測評價體系。加大水肥一體化等農藝節水推廣力度,建設一批不同模式的水肥一體化示范基地。強化土壤保護,推進農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利用。(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3.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因地制宜采取渠道防滲、管道輸水、噴微灌等節水灌溉措施,推廣安裝用水計量設施,建設集排灌網、信息網、交通網、林木網、電力網、服務網“六網一體”的示范工程,提升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2020年全市力爭按照每畝不低于3000元的標準,打造5.5萬畝高標準農田高效灌溉示范區。大力開展農業節水行動,完善大中型灌區工程體系,推進佛耳崗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全市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7以上。(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四)凈化農業生產環境

1.實施化肥減量行動。加強有機肥資源化利用,強化肥料宣傳培訓,集成施肥技術創新,不斷減少不合理化肥投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積極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示范,加快有機肥安全推廣使用,全市化肥使用量保持負增長,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95%以上,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達到40%以上。鼓勵引導村級組織利用廢棄坑塘、低洼地建設有機肥堆漚點,探索有機肥有償使用機制。(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2.實施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大力普及農藥減量增效技術模式,推廣高效低度低殘留農藥、高效節約植保機械和精準施藥技術,采用生態調控技術、物理誘蚊技術、生物防控技術、科學用藥技術等配套組裝,形成病蟲害無害化綜合防控體系,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2020年,全市主要農作物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30%以上,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2%。(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3.推動農膜回收利用。推動生產、銷售和使用符合標準的加厚地膜,針對以農膜使用量大的設施農業果蔬區域,開展農膜專項整治行動,嚴查農膜產品生產企業和銷售網點,杜絕厚度低于0.01mm非法農膜市場流通。各縣(市、區)探索建立農膜回收制度,積極培育農膜加工回收企業。2020年年底前,全市廢棄農膜回收率達90%以上。(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供銷社,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4.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探索農藥銷售者責任延伸制,建立政府引導、財政支持、生產銷售商為主體、農戶積極參與的農藥廢棄物回收處置體系試點。2020年,全市2個產糧(油)大縣全面推廣實施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5.推進秸稈綜合利用。落實禁燒常態化監管機制,突出抓好“三秋”、“三夏”重點時段秸稈禁燒工作。堅持堵疏結合,以用促禁,建立健全秸稈收儲運體系,落實秸稈資源化利用制度,推進秸稈綜合利用規模化、產業化。推動農作物秸稈高值化利用,鼓勵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配備秸稈撿拾打捆設備和粉碎還田,大力推廣全株玉米青貯。引導造紙、板材等加工企業和大中型養牛場,在重點鄉鎮布點,委托收購秸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設3個秸稈綜合利用項目重點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五)整治農村人居環境

1.開展鄉村“清潔行動”。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在全市持續開展鄉村清潔“三清一改”專項行動,重點清理村莊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秸稈、雜草、棍棒、破舊家具等雜物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清理荒蕪(空閑)宅基地、房前屋后、村頭和閑置空地上堆積垃圾和雜物,清理河道坑塘堆積垃圾和漂浮垃圾,引導農戶清理庭院垃圾和畜禽糞污,規范排放生活污水,做到村內街頭、院內院外“徹底凈”。(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2.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統籌考慮生活垃圾和農業廢棄物利用、處理,建立健全符合農村實際、方式多樣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推廣農村生活垃圾“戶投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模式,建立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場化運營機制。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禹州市全域推動農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其他縣(市、區)近郊區和有條件的村莊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利用,探索具有農村特色、符合農村實際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2020年,縣(市、區)普遍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理的村占比達到90%以上;到2022年,形成穩定有效的處理機制,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理的村占比達到95%以上。(牽頭單位:市城管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3.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各縣(市、區)根據城鄉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生態保護規劃等,結合當地經濟條件、環境敏感度、地形地貌、人口規模、村莊人口聚集程度、環境管理要求等因素,編制本行政區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合理布局縣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統籌安排建設時序,列出年度目標任務、建設方案、建設規模,做到有步驟、有計劃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城區周邊、鄉鎮政府所在地、風景旅游區以及南水北調總干渠、潁汝總干渠、北汝河等水源地沿線村莊,村莊和人口密集、經濟實力強的中心村,優先開展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有條件的村同步推進廁所改造和污水管網建設。2020年年底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0%以上。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初步構建起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農村污水治理設施管護長效機制。(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4.全面整治村容村貌。推廣“一宅變四園”做法,加強農村宅基地治理,將荒蕪宅基地、空閑宅基地整治改造成花園、菜園、游園、樹園,提升村莊空間環境。全面拆除殘垣斷壁和破舊危房,消除安全隱患。分類整治私搭亂建,清除各類管線亂拉亂扯和小廣告亂貼亂畫現象,整治提升村容村貌。(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5.加快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按照群眾接受、經濟適用、維護方便、不污染公共水體的要求,合理確定農村戶用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模式。加快建立廁所糞污收集轉運、資源化利用和維修服務體系,改廁后污水能進入管網及處理設施的,必須全收集、全處理并達標排放;不能進入污水處理設施的,采取定期抽運等收集處置方式進行綜合利用,有效管控廁所后端糞污,避免產生二次污染。2020年完成327個村、7.6萬戶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改造工作,全市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以上。(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六)修復鄉村生態

1.穩步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全面推進市域內礦山生態修復,持續推進采煤塌陷地生態修復與治理。露天礦山要按照“誰開采、誰保護、邊開采、邊治理”原則,加大礦山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的力度,按照綠色礦山建設的標準,以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和水土保持方案等設計內容和批復要求,認真開展生態修復,努力恢復綠水青山。對主動退出或政策性強制關閉的露天礦山,按照“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責令限期履行生態環境治理恢復的義務,屬地政府要切實承擔責任主體滅失露天礦山生態修復的主體責任,采取地質環境治理、土地綜合整治、生態修復治理等綜合手段,按照“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景則景”因地制宜原則,開展礦山生態環境修復綠化工作,最大限度減少裸露地面,增加綠化面積,減少和抑制大氣揚塵。(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應急管理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2.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快實施水土保持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積極開展省級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加快推進省級水土保持生態文明清潔小流域建設,全面推進水土保持生態治理工作。2020年,全市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0平方公里。(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3.系統修復水生態。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長制管理,對農村河湖、水庫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四亂”問題進行再排查、再整治,依據“清四亂”有關要求,從嚴治理,不留死角,集中解決河湖管護等突出問題,發現一處、清理一處、銷號一處。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開展千噸(供水規模)或萬人(供水人口)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2020年年底前完成保護區劃定工作。發揮鄉級、村級河湖長和民間河湖長作用,推進農村小微水體管理保護,逐步恢復農村良好水生態,改善農村水生態環境。(牽頭單位:市水利局、市生態環境局;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城管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4.實施“綠滿許昌”行動計劃。加強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增加森林、濕地面積和森林蓄積量,鞏固和擴大生態空間,增強自然生態功能,構筑國土綠色生態安全屏障。繼續推進生態廊道網絡建設,切實提高廊道綠化水平。建設樹種配置合理、結構穩定、功能完善的森林生態系統,促進山區、平原、河湖、鄉村綠化協同,增強涵養水源、保育土壤、防風固沙、凈化環境等林業生態效益。大力推動果樹進村、花木入院,2020年建成1個森林特色小鎮、50個森林鄉村、30個綠化模范村(果樹進村示范村)。建立果樹林木長效管護和利益分成機制,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把生態振興作為“宜居之城”建設的重要內容,擺上突出位置,市級層面納入鄉村振興體系,建立觀摩評比、重點工作完成排名通報、年終督查考核、表彰獎勵等工作推進機制。各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同志親自抓,強化統一領導和部門協作,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抓好落實,建立起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二)加大資金投入。各縣(市、區)要統籌整合環保、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等資金,加大投入力度,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鄉村生態傾斜,為鄉村生態振興提供政策和資金保障。建立穩定的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經費渠道,合理保障農村環境整治資金投入。用好政府債券,多方籌集資金,統籌用于農業農村污染治理。

(三)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強化村級實施責任,鼓勵村民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全程參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建立農民參與垃圾分類、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直接受益機制。引導農民科學使用農藥、肥料、農膜等農業投入品,合理處置畜禽糞污等農業廢棄物。

(四)強化宣傳引導。大力宣傳生態振興的理念、政策、路徑和成果,及時總結推廣推動生態振興和農業綠色發展的先進經驗、典型事跡和技術模式,積極倡導農業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培養鄉民的環保意識和循環消費觀念,努力營造全民支持、全民參與鄉村振興的良好社會氛圍。

 政策解讀:《許昌市推進鄉村振興助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設實施方案》政策解讀


手機掃一掃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